中西雅乐

古筝在中国历代的演变及发展

【大纪元10月13日讯】始于战国秦地的筝又叫“秦筝”,是仅次于琴的文人乐器,而“筝”一词,曾见于李斯批评秦始皇的一段奏文:“夫击瓮扣缻弹筝搏髀,而歌呼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史记‧李斯列传‧谏逐客书》),李斯对秦始皇“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用人政策,以乐器选用作为比喻,对秦始皇提出了中肯的批评。秦地的民间乐器-“瓮扣缶,弹筝搏髀”,李斯称之为“真秦之声”,其中“瓮与缶”皆是瓦制的打击乐器,“搏髀”即拍大腿用以击拍合歌,筝为旋律乐器,故将筝视为秦地的代表乐器,所以后人有“秦筝”之说。

据西汉‧桑弘羊的《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记载:“……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证明了在秦汉以前,筝已流行于民间,而历代的文人墨客对于筝都倍加称颂;如:东汉‧侯瑾在《筝赋》中写道:“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建安七子中的阮瑀也作了《筝赋》:“….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而唐代以后有关筝的诗词歌赋就更广泛了,如:唐‧白居易的《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唐‧张祜在《听筝》中吟咏女筝手的名句:“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古,水咽云寒一夜风。”等等,可见筝这种艺术形式早已为人们喜闻乐见。

筝最初的型制为五弦,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中有如下的记载:“筝,谨按《礼记.乐记》,五弦筑身也。”由此可见,似筑的五弦筝早在《乐记》中已有记载,自此,筝开始了型制演变的历程。在《旧唐书.音乐志》中曰:“汉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三弦,实乃筝也。”而魏‧阮瑀的《筝赋》中则提及:“弦有十二。”在唐‧岑参的诗中:“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依上述的文献所载,足见筝在唐代以前,流传甚广,十二弦和十三弦筝并存。

筝发展到汉代已出现了转调,候瑾在《筝赋》中记有:“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是采移动筝柱来转调的。十三弦筝,在隋代就已流行,隋文帝开皇雅 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另外,在王台卿的诗:“促调转移柱…”以及顾野王的赋:“调宫商于促柱。”都明确叙述了筝在隋代的演奏中已使用了移柱转调的方法。

宋代基本上沿用十三弦筝;到了元、明、清三代,在史料的考证中,如:元‧顾瑛的《玉山璞稿》中有:“锦筝弹尽鸳鸯曲,都在移风十四弦。”明‧朱载堉《明郑世子瑟谱》中曰:“官筝十五弦”而清光绪年间出版的【大清会典】则记载:“秦筝十五弦,似瑟而小…..。”至此,筝由十三弦逐步增至为十四、十五弦。

清代筝继承了历代筝的艺术形式,十六弦筝是清末至民国初才出现的新制筝,可以说是粤、闽两省首制;同时,它的弦质因借鉴扬琴,也由传统的丝弦改为铜丝弦,之后定为钢丝弦。随着弦数逐渐的增加,目前普遍常见的古筝有十六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二十六弦等多种弦制,弦质除了钢丝弦之外,大多为尼龙缠弦。

筝以五声音阶(Do、Re、Mi、Sol、La)定弦,二变之音(Fa、Si)则由左手按抑筝柱左侧弦段的方式取得。转调方式一般以〝按弦变调〞和〝移柱变调〞两种方法完成,即运用左手按雁柱的左侧弦段以控制弦的张力,或移动雁柱来调整弦长而达到音高的改变。

筝的出现,最初是作为倚声的伴奏乐器,近代筝则主要用于民间声乐伴奏,如:说唱艺术,以及地方乐种合奏,如:北方的弦索十三套、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山东琴书、南方广东汉乐以及潮州弦诗等等。@*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