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一万一千只 国庆鸟过境垦丁创单日最高量

【大纪元10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芷瑄屏东县十四日电)灰面鵟鹰过境垦丁国家公园数量今天高达一万一千多只,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技士蔡乙荣表示,这个数量创下垦管处计划性调查以来的单日最高量。今年,到今天为止,过境垦丁的灰面鵟鹰已有二万四千多只。

蔡乙荣说,垦管处计划性调查灰面鵟鹰过境的数量,曾经单日最高量出现在民国九十四年的十月十一日,数量是八千三百多只,而过境总数量最多的是在九十五年的三万五千八百多只。

灰面鵟鹰过境垦丁的时间约在每年的十月一日到十月二十日,大量过境期约从十月十日前后一、二天开始。今年的大量过境期从十月九日开始,垦管处统计,十月九日下午抵达满州栖息,而后于十日上午出海的灰面鵟鹰数量有三千多只,一直到今天,每天几乎都有一千到三千多只的高量。

蔡乙荣说,这是今年比较特殊的现象,这是因灰面鵟鹰沿线过境的国家天气都不错,所以灰面鵟鹰从大量过境期后,每天过境的数量都算大,不像往年有中断现象,有时一天上千只,有时一天却只有几百只。

台湾猛禽协会统计,今天灰面鵟鹰从上午五时三十六分左右开始出海,一直到近十二时,最大一批出现在五时四十六分,有三千二百多只,其次是五时五十三分的二千七百多只,其他时间大多是几百只一批。

蔡乙荣说,今天东海岸和满州的天气都不错,下午依然是群鹰满天飞的盛况。



过境垦丁灰面鵟鹰十四日有一万一千多只,破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有纪录以来的单日最高量纪录。(图:垦管处技士蔡乙荣提供)//中央社

灰面鵟鹰的繁殖地在日本和中国东北,每年的十月会过境台湾,从垦丁国家公园出海,往南到菲律宾、南洋一带渡冬,隔年三、四月,再从菲律宾、南洋北返,此时也会过境台湾,再往北回到繁殖地。

研究灰面鵟鹰近十年的师大生命科学研究所博士班李璟泓,一年多来陪同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灰面鵟鹰迁徙纪录片时发现,灰面鵟鹰迁徙的路线并非那么固定,有时一些灰面鵟鹰也会在台湾过冬。

灰面鵟鹰是俗名最多的台湾鸟类,除了俗称的“国庆鸟”外,在台中大甲叫“国姓鸟”、在彰化叫“南路鹰”或“清明鸟”、在屏东满州叫“山后鸟”、在小琉球叫“飞来乌”,每种称呼都充分显示它和台湾土地,在时间性和地理性上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