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

观光议题/观光商机支票 都变芭乐票

【大纪元11月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罗添斌/特稿

江陈二次会议即将登场,但江陈首次会谈所达成开放陆客来台及周末包机共识,绩效不彰,让大多数国人期望落空。

根据政府统计至9月底的资料显示,中国观光客来台人数虽呈现小幅成长,但距离马政府每日三千人的目标,仍有一大段落差。陆客来台更集中在松山及桃园两机场,马政府大开八机场迎大批陆客的宣传,如今看来相当讽刺。

据移民署统计至9月底的资料显示,第一类(指居住在中国境内居民 )来台观光人数,今年7月入境人数为四四七六人,8月为七○九六人,9月则为八九五三人。人数虽有小幅成长,但距离马政府当初乐观宣称每天要达到三千人,落差极大。

兼任移民署长的内政部常次简太郎在立法院内政委员会报告时表示,今年七至9月,陆客每日来台人数7月平均是二百余人,8月为三百余人,到9月已达五百余人。尽管内政部的算法是以“实际工作天数”,而非国人惯称的每月三十天来计算,即使如此,每天五百余人的数字,也只是马政府所称每天三千人的六分之一而已。

至于我方开放的八处机场,统计数字也呈现极为明显的落差。马政府希望八处机场每天都可以有陆客光临,但据移民署统计资料,今年7月仅有松山、桃园、高雄及马公机场有陆客抵达,8月剩下松山、桃园及高雄,9月份更差,高雄完全挂零,陆客来台完全集中在松山及桃园两机场。

陆客来台人数不如预期,以及陆客搭机集中在松山及桃园两处机场,其中虽有中国方面资格限制,及旅行社、航空公司市场操作等因素存在,但马政府过于乐观的规划,同时缺乏配套措施,却是不争事实,才会导致现实与预期成效落差过大的后果。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