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小步前进大步退后 哪门子改革

【大纪元12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杨久莹/特稿

退休所得合理化不应该只是口号!更不应该跨出一小步,又退后两大步,既违背国际潮流、排挤预算,又继续恶化财政、债留子孙。

民国九十五年2月,对于已实施二十多年的十八%政策而言,是历史性的一刻,当年铨叙部订定退休所得替代率上限,终于改变了军公教人员退休所得比退休前多的不合理怪象。

但事实上,改革在当时只跨出“合理化”的一小步,以现今已开发国家中“退休所得替代率”来看,平均值介于六十%到七十%之间,至于国内劳工工作满三十年后,退休所得替代率也只有五十四%上下,但以铨叙部最新拟定的两个十八%新方案来看,所得替代率竟还是高达九十五%,明显违反世界潮流及趋势。

除了退休所得替代率上限订定过高,事实上,优惠存款已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政府每年负担军公教人员优惠存款差额利息金额,到九十三年底已累计达五百五十八亿元,办理优惠存款的人数则由八十四年的二十七万人,到目前已达三十九万余人,而各级政府到九十四年12月底止,积欠台湾银行的优存差额利息金额更已高达四百多亿余元,更别谈新方案可能再增加的五百亿预算。

再加上,现行的改革措施已实施二年多,由于部分退休人员已陆续提领不得办理优惠存款的金额,到时候怎么计算应补足的利息,各级政府与台银应怎么分担,技术上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地方,至于各级政府补足利息的财源为何,能不能征得民意机关的同意,都有一定的困难度。

而这个利多方案,由于对年资长者与短者实质差距并没有很大,能否真让公务员因此甘愿延后退休,也令人质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