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紫藤庐紫藤不再?北市议员:古迹维护不力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美瑜台北八日电)台北市议员厉耿桂芳今天指出,全台第一座人文茶艺馆、也是早期文人雅士聚集针贬时政、倡议民主的紫藤庐,因紫藤得名,但因房屋修缮,至内紫藤遭破坏,庭院的紫藤也奄奄一息,让人质疑古迹维护不力。经营单位则表示,因四周陆续盖起新建物遮蔽阳光、光照不够,影响紫藤生长。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外经营紫藤庐的中华紫藤文化协会说,受保护的紫藤已找来林务试验所专家处理,设有白蚁侦测装置,出现白蚁时将可进行处理。协会打算在房屋修缮完工进行紫藤复育,并在六月对外开放时,将紫藤藤蔓分枝赠送邻近住户进行社区交流。

紫藤庐经营者周渝的太太林慧峰表示,紫藤庐共有三株紫藤,由于周围陆续建起新大楼,高楼林立光照不够,不利紫藤生长,其中一株在围墙边,现已爬满藤架,正值春天的紫藤开花时节,紫藤花落花满地。

她指出,最年长的一株紫藤近九十岁,被文化局依树保自治条例列为受保护树木,近年因白蚁而腐朽,虽找来树医诊治,但状况仍不佳,另一株向屋内的日式建筑地板蔓延,藤蔓钻出壁炉旁的缝隙,并沿着攀爬物蔓延,但在房屋修缮前即已枯死。

文资委员李干朗表示,紫藤庐修缮主要针对房屋结构进行整修,整修状况还不错。

不过,李干朗说,紫藤是古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长白蚁的紫藤最少有四、五十年历史,具有历史感情与价值;此外,园内的芭蕉也遭破坏。

他举例,草山行馆虽经大火烧毁殆尽,庭院的树木也被烧成焦黑,却被艺文界视为雕刻艺术而保存在古迹,因此,紫藤庐修缮时应会同植物学家一同处理。

文化局自2005年自2007年共编列新台一千一百万元的预算,去年四月进行紫藤庐修缮工程,预订今年一月完工,三月对外开放,但修缮工程仍在结算阶段,尚未完工。

厉耿桂芳上午与文化局科长邓文宗、专员翁志聪、李干朗、中华紫藤庐文化协会等单位会勘紫藤庐。

厉耿桂芳认为,依文资法,古迹内的一切都属于古迹的一部分,不得破坏,紫藤庐以“紫庐”为名,是建物的特色,紫藤庐修缮后紫藤却遭破坏,室内与室外种植的三株紫藤已近枯死,不禁让人怀疑文化局维护古迹不力。

建于1920年的市定古迹紫藤庐,是日式住宅集中区的一座古雅的木造建筑,原为中级官员宿舍,独门独院,邻近学校区,环境宁静而清雅。战后日人搬走,由财政部接收,配给财政部关务署署长周德伟做为宿舍。

周德伟过世,其子周渝继续使用,并于1981年开设茶艺馆并命名为“紫藤庐”,因位于台大学区,也成为文人雅士聚集针砭时事、批评当局的处所,后方庭院还有一间以铁皮搭建屋子,采光良好又称日光画廊,也吸引许多艺术家,例如于彭、郑在东等艺术家作画创作。

1997年基隆关税局欲收回公务宿舍,过程引起文化界、古迹、茶艺界关注,并发起古迹保存和抢救活动,当时的台北市政府民政局长李逸洋出面保存紫藤庐,于当年七月指定为市定古迹,这也是台湾第一个以人文历史精神及公共空间内涵为特色的古迹。

2000年的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长龙应台出面表达接管意愿,要求国有财产局无偿拨予台北市政府,土地由住宅用地变更为文化设施用地,紫藤庐的土地物及地上物所有权人为北市文化局;文化局随后委托“社团法人中华紫藤文化协会”经营管理,提供茶艺服务、举办文化交流、展演、讲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