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浅谈肺炎双球菌

肺炎双球菌为柳叶刀状(lancet-shaped)的革兰氏阳性菌,为兼性厌氧。其荚膜非常明显,无芽孢及鞭毛,所以不具运动性。直径约为0.5~1.25μm,在显微镜下面,可观察到其状似矛头,而且大多为两两菌体成对存在,只有少数菌体单独存在或许多菌体排列成链状。

具有荚膜的菌株会在血液培养基上呈现圆形、半透明、扁平且表面光滑的菌落。荚膜(capsule)对肺炎双球菌的致病性来说是很一个很重要的结构。一来,这荚膜使肺炎双球菌得以附着在我们上呼吸道的粘膜,然后于其上进行繁殖;二来,这荚膜也使得肺炎双球菌能够避开白血球的吞噬。

临床上,我们也根据肺炎双球菌荚膜上糖类成分的不同,而分辨出80几种,近90种不同的血清型。肺炎双球菌较其他的细菌更具严格的寄生性,培养亦较困难,而且其营养需求度相当高,所以很少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一般说来,他们会分布在生物体上,如:在人的身上以眼、耳、鼻处较多,而肠道、皮肤、泌尿系统等环境对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双球菌)来说过于严苛,所以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并无在此分布。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人类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可以在一般呼吸道轻易发现。

根据统计资料,美国每年有约四万人死于肺炎双球菌的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死因。肺炎双球菌的感染并不只会造成肺炎(pneumonia),它还会引发菌血症(bacteremia)及脑脊髓膜炎(meningitis)。同时,对小儿的中耳炎及鼻窦炎来说,肺炎双球菌的感染也是最常见的致病因。

以被感染者的年龄层来说,肺炎双球菌的好发年龄层呈两极化,它特别容易感染五岁以下的小儿,以及65岁以上的老人。

肺炎双球菌可经由咳嗽、打喷嚏或亲密的接触而轻易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人在遭到肺炎双球菌感染之后,该球菌就会附着在我们的上呼吸道的粘膜上,然后开始进行复制繁殖。当然,这时候我们的免疫系统会针对该球菌的血清型产生出具特异性的抗体。这些抗体就是用来清除这些外来的肺炎双球菌。所以,感染到肺炎双球菌后会不会发病,就取决于菌体的繁殖动作以及血清抗体的灭菌动作中,那一个较快。幼儿及老年人之所以较因肺炎双球菌的感染而致病,就是因为幼儿的免疫系统仍不成熟,而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已较退化的关系。

当我们的免疫系统来不及清除快速复制的肺炎双球菌时,大量的菌体就会开始蔓延。我们的咽部和中耳之间,有一条用来维持中耳腔压力平衡的耳咽管。小儿的耳咽管因为较短、较宽、较直,所以很容易成为肺炎双球菌扩展地盘的首要目标。根据统计,美国每年因肺炎双球菌感染而引发中耳炎的小儿就有约700万例!肺炎双球菌是小儿中耳炎最常见的致病原。从半岁到一岁半之间是小儿中耳炎最好发的阶段。

据统计,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在三岁以前得过一次以上的中耳炎。中耳炎发生时小儿会有发烧、耳痛(小小儿可能以抓耳朵、摇头来表现)、食欲不佳、躁动不安、耳朵流脓、听力变差等现象。若不及早发现及加以治疗可能发展成慢性中耳炎,以及永久性的听力障碍。

当肺炎双球菌往下呼吸道窜行时,就可能引发肺炎。患者会出现高烧、畏寒、呼吸急促、厉害咳嗽、胸痛、及痰量明显增加。肺炎也可以是病毒、霉菌、或是其他细菌所引起,不过肺炎双球菌是严重肺炎的最主要的原因。事实上,在抗生素未发明之前,老年人一但得到细菌性肺炎,几乎是必死无疑!相对来说,中耳炎是发生在小儿身上最常见的肺炎双球菌感染;而发生在成人身上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则90%以上是以肺炎来表现。

另外,当肺炎双球菌大量繁殖时,可能侵入血液循环造成菌血症(bacteremia)。菌血症是一种危急的重症,病人会高烧、寒颤、心悸、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及致命。球菌一但进入血液,就可能在其他器官留滞下来,就地繁殖。脑脊髓膜炎就是另一个不少见的肺炎双球菌感染症。

除了幼儿及老人之外,免疫机能不全的人当然也是肺炎双球菌感染的好发族群,如:爱滋病患、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之类的慢性病患、正在使用免疫制剂的患者、脾脏已切除的人…等,都比一般人容易得到肺炎双球菌的感染。

肺炎双球菌感染的治疗主要是靠抗生素的使用。原本盘尼西林是便宜又有效的抗生素,不幸的是,肺炎双球菌对盘尼西林的抗药性逐年成长。新的抗生素发明的速度却赶不上抗药性产生的速度。因此,于今之计,除了该致力于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以及积极开发新的抗菌良方之外,疫苗的发展及使用恐怕才是我们必须特别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肺炎双球菌疫苗早在盘尼西林被发明出来的年代就已经被开发出来。可惜它生不逢时,因为当时盘尼西林的强效使它不受重视,一度被打入冷宫。直到近年来,肺炎双球菌的抗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之后,它才重新获得了人们关爱的眼神。

目前上市使用的肺炎双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vaccine) 是非活性的23价疫苗,含有23种常见的血清型,可以涵盖已开发国家85~90% 以上的侵袭性菌种。在两岁以下,对于多糖类抗原免疫反应特别差的幼儿,并不建议接种这种疫苗。新型的七价接合型疫苗把一些可以刺激免疫反应蛋白质跟肺炎双球菌外套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克服年龄的限制。这样制作出来的疫苗,被称为肺炎双球菌结合型疫苗。适用于满两个月、四个月、六个月与十二至十五个月大的婴幼儿,需要打四剂,能够保护两岁以下的族群。疫苗局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块、疼痛的发生率约为30~50%,这些副作用在年老者较少发生,其他全身性副作用的发生率极低。◇(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