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园地

微笑,当生命陷落时(5)受苦的哲学

佛教说生命的本质是苦,没有人能避免生命之苦。但也正因为痛苦,我们才会有所觉悟,我们的灵性才得以成长。

在基督教的苦难神学里也阐述了许多类似的哲学,逆境是人经由黑暗走向光明,经由伤害走向觉醒,经由痛苦走向喜乐。可见“痛苦”对人格的完整和生命完满,不但是必然,更是必要的。

常有人问道:“如果神爱我们,为什么祂要让我们痛苦?”这提问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是谁说神要我们痛苦的?神并没有“要”我们痛苦。神只是藉由痛苦经历来让我们体验自己,这点大家首先必须了解。

你想想看,当我们生活很舒适、 一切都顺心如意,谁会去发现问题?谁会去反省?谁会去想到宗教或神?谁会觉知到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但当一个人遇到挫败,生了重病,当 一个亲人过世,就有 一个可能性。当你的情人离开你,你的孩子不理你,在你经历过无数孤寂的夜晚,你就会觉醒。

觉醒就是意识变得越来越清晰。没有意识,当然就不会觉得痛苦,像医生帮病人麻醉,使他们失去意识,就不会觉得痛苦,但同时他们也失去觉知。意识是痛苦的来源,但是同时也能帮助我们觉醒。

我们常说“痛改”,痛了才会改,不痛,人是很难改的。当我们的脚刺到、踢到、烫到, 一定会跑走或跳起来,绝不会继续呆在那里,任脚疼痛。

“痛”是 一个讯息,是让我们意识到问题;而“苦”呢,苦的境界就比较深 一点,“苦”是让人得到觉醒。痛是身体的感觉,苦则是心里的感受。所有动物都可以感觉“痛”,但只有人类会感觉到“苦”。人的灵性比较高的原因也在这里。

在伊玛纽(Emmanuel)之书。其中有一段话极有意思。

有人向伊玛纽提出了问题:“我们该如何去经历痛苦的状况,而不致悲苦失望呢?”

伊玛纽的回答是:“要视它们为教训而不是报应。我的朋友们,信赖生命吧!不管生命似乎带你走得多远,要相信这趟旅程是必要的。你已经为了查证真理之所在以及你在该领域里的扭曲偏失而越过了广阔的经验领域。然后你将返回你的源处与核心,你的灵魂本身,不但会感到精神振作饱满,同时也会更有智慧。”

“痛”是帮助肉体的清醒,“苦”则有助灵体的觉醒。人都在睡梦中,要感觉到痛才会清醒;人经常走歪了,要碰到苦难,才能回头,才会返回核心的道路。

所以,我 一再说痛苦并不是惩罚,也不是要折磨你,那是人们 一直以来的误解,痛苦是来丰富生命,是来让我们启发智慧的。明白了吗?

肉体的痛,引发精神上的苦;

外在的痛,指引出内在的苦;

痛苦可以是 一个跳板,也可以是 一个深渊。如果受苦时心生抗拒,意识会掉入较低的层次;反之,如果受苦时从容安详,则会使我们进入更高的意识层次。

从痛苦中得到进化即是智慧,从痛苦中获得解脱即是喜乐。

所以,我们不能躲避,我们必须经历那个苦,受苦就是途径,人的内在尚未完整,要经历过苦难之后,才能达到完整。

摘自:《微笑,当生命陷落时》高宝出版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