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当生命陷落时(4)最好的安排

何权峰 (畅销心灵作家)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下面是我改编的一则老故事:

在东海海滨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庙很小,只有一个看门人。但是据说这庙里的神非常灵验,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庙里祈祷与膜拜的人络绎不绝。

看门人看着神每天应接不暇,要应付芸芸众生那么多要求,很是同情,他暗自希望能为祂分担解忧。

就在看门人祈祷了许久,向神表明这份心愿时;意外地,他听到由上天传下来的 一个声音,说:“好呀!我们轮流 一下,你上去坐坐看吧!不过祂提出了 一个条件:当你在上面时,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能说话。”这个要求应该不难,看门人欣然答应。于是,神走下来,看门人坐上去。

每天前来膜拜的信徒虔诚依旧,看门人也一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徒们心声。

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 一而足。但无论如何,看门人都忍住不说。直到有 一天:这一天,先是来了个富翁,当富翁祈祷完后,竟然忘了手边的钱包便离去。

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继的穷人,穷人祈祷神能帮助他渡过生活难关。正当穷人要离开时,意外发现了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 一打开,里面全是钱。穷人喜极而泣:“真灵,这神真是有求必应!”它万分感激地离去。

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到来,他是来求神保佑他平安。正当他要离去时,富翁匆匆跑为来, 一口咬定是他捡了钱,抓住年轻人死不肯放::两人闹得不可开交之际,看门人终于憋不住,他说出了真相::不消说,富翁立即跑去找那个穷人,而年轻人也匆匆起身去赶那班船。

当他们都走后,神不高兴地对他说:“你怎么可以说话呢?你已经违背了承诺!”

看门人也不高兴回道:“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

神说:“你可知道?那位富翁并不缺钱,他那袋钱是准备用来嫖妓的,理应丢失;那个穷人 一家都快饿死了,那袋钱本可救这 一家子;而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本来富翁 一直纠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 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命运的特色是在发生之际,我们很难了解它的意义。所以,困惑之心便随之而生。很自然的我们很容易就会失去耐心,我们会怀疑:“为什么?”

然而,我们还看不出答案,并不表示事情没有答案,只是还没有看到而已。你只要知道,现在的情况就是对你是“最好”的,到最后你就会发现,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经历和事件,都将指向一个更加广大、完美的计划,远非我们一时片刻所能想像。

我们要对人生的境遇有信心。不论上天怎么安排,都欣然接受,最后你会发现:原来我这 一辈子,所经历的 一切过程,所拥有的一切,真的是最适合我的。

摘自:《微笑,当生命陷落时》高宝出版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些宗教家把人比喻成梯子,梯子可以拿来做两件事:你可以拿它来往上爬,也可以用它来往下走。命运也是一样,你可以用它来让自己向上,也可以用它来让自己向下。这都看你自己。
  • 有一则唐憎取经的寓言故事:唐憎玄奘前往西天取经时所骑的白马只是长安城中一家磨坊里的一匹普通白马。这匹马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只不过一生下来就在磨坊里工作,身强体健,吃苦耐劳,从不捣乱。这一去,就是十七年。
  • 常有人问道:“如果神爱我们,为什么祂要让我们痛苦?”这提问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是谁说神要我们痛苦的?神并没有“要”我们痛苦。神只是藉由痛苦经历来让我们体验自己,这点大家首先必须了解。
  • 良好的阅读能力将为孩子带来无限可能,包括教育机会、学术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上获得成功。
  • 大学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经常听到的一条职业建议是“追随你的兴趣”。鼓舞士气的演讲、毕业演说和励志书籍中都充斥着这条信息。受到乔布斯(Steve Jobs)、盖茨(Bill Gates)和凯瑞(Jim Carrey)等有影响力的人物的鼓励,我们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们。
  • 人们曾普遍认为,如果学生能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策略,他们的学习将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从20世纪80年代起,量身定制学习方式开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论家创建了调查问卷,来帮助成人学习者确定他们的学习类型的。
  • 倾听时,可以表达一些支持行为,如拍肩、给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听、聆听。我很想这么做,但他什么都不告诉我!”我不知道曾经从多少已经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听到这句绝望的抱怨。其实,光是打开心房和耳朵并不足以让孩子说话!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 德里克‧莱恩(Derek Lane)和林赛‧莱恩(Lindsay Lane)夫妇即将迎来他们结婚23周年纪念日,他们共同培养了一种自我控制和培养善良的家庭文化,相信语言是有力量的,规定一家人永远不说“我恨你”这三个字,这帮助他们的五个孩子专注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