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出口国拥粮自重 全球粮荒危机四伏

【大纪元7月1日讯】〔自由时报编译罗彦杰/纽约时报6月30日报导〕最近数月,全球至少二十九国大幅限制粮食出口,以确保本国人民能够以负担得起的价格填饱肚子。

喂饱国民优先 29国限制出口

就稻米而言,印度、越南、中国及其他十一国已限制或干脆禁止输出。包括巴基斯坦与玻利维亚等十五国,则对小麦实施限量或暂停出口。十多国则限制玉米出口,哈萨克甚至限制向日葵种籽对外输出。

这些出口限制使得贫穷的粮食进口国更难负担得起所需的粮食,迫使那些倚赖纾困机构度日的贫户捱饿。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说:“很明显的,这些出口限制为物价上涨火上加油。”

粮食短缺恐慌 消费者抢购囤积

而这些限制也因为强化粮食短缺的印象,导致世界各地的农民、贸易商与消费者囤积居奇。菲律宾是全球最大的稻米进口国,当地五十六岁的米商瓦斯奎兹坐在摊位米堆旁说:“大家都陷入一片恐慌,所以买了又买,至少那些有钱人会去抢购。”她的客人平均一天买八千磅的米,而一年前平均为五千五百磅。

这些新限制只是慢性病的急性症状。自一九八○年以来,虽然服务业与制造业产品贸易量在扣除通膨因素后大增两倍,但粮食贸易几乎闻风不动。不仅如此,粮食数十年来受到关税、配额与补贴等限制性规定的压抑。

如今,随着澳洲农业部门因干旱损失惨重、阿根廷饱受一连串罢工及其他干扰冲击,全世界愈来愈依赖泰国、巴西、加拿大与美国等少数仍大量输出粮食的国家。

从日本到欧美,北半球富国的强大游说团体长期以来保护农民不遗余力。日本人藉由让进口米无法与本国米竞争来保护稻农。欧洲联盟严格限制牛肉和家禽进口,波兰甚至更进一步,连大豆也一并禁止进口。

自给自足重要性 重新抬头

多年来,贸易谈判代表一直努力促成农产品自由贸易,但今日的危机让相关努力的难度更高。诸如海地、印尼等仰赖粮食进口的国家出现抗议粮食短缺的示威活动,让许多国家深信,此时粮食自给自足是空前的重要。

世贸组织有一不起眼的规定,要求会员国在限制粮食输出时必须通报该组织,但不理会这项规定不会带来惩罚,而且过去一年也没有任何一个实施限制的国家遵守世贸组织的这项规定。印度商务暨产业部长纳斯说:“每一个国家必须先确保本身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