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手札

台北双溪.豹子厨古道.北势溪古道.憨仔坑古道

位于坪林、双溪之界的北势溪古道,是一条适合夏日行走的清凉消暑路线。古道沿着溪岸而行,淙淙水流声声一路相伴,其间有溪涧小瀑可以亲近,又有绿潭碧波映入眼帘,山光水色,景致怡人。北势溪古道的出入口,一边在坪林,另一边在双溪,交通接驳不便,因此山友走这条古道多以原路来回为主。

后来,有山友探勘出一条可连走北势溪古道及附近的憨仔坑古道、豹子厨古道的O形路线,使古道行程富于变化,今日探访这三条古道,便是参考山友mori兄的登山记录。

走这条古道路线,可以从双溪乡或坪林乡进入;若从台北出发,则选从坪林进入的交通较方便。北宜高速公路至坪林之后,接坪双公路(北42乡道)往双溪方向,至16K附近,右转豹子厨产业道路,直行至路底的豹子厨9号民宅。这里是豹子厨古道的登山口。

豹子厨,相传是原住民用语。清朝道光中叶(约1830年)时,泉州人赖条池开辟此地。“豹子”可能是指狸这种动物,而“厨”可能是“厝”的衍音,是指“巢穴”,大概当年此地有很多果子狸的巢穴。此地人烟稀少,产业道路上只有几户人家而己。



木板工法的土阶路

豹子厨9号民宅是一间具有百年历史的石头厝,格局甚佳,左右青山相拥,屋后有成排的杉林环绕,前方俯临山谷,展望良好。百年古厝经过整修,红屋顶、水泥墙与古朴石墙新旧杂陈,古味渐失。

从民宅旁的登山口进入,采用木板工法施工的土阶路,踏踩舒适,令人惊艳。初走时,本来还觉得步道如此完善,似乎有些浪费公帑,毕竟会来这偏远山区爬山的山友应是屈指可数。不久,在途中遇见一位老先生,才知道原来上方还有一户人家(豹子厨7号),这条山路是这户人家进出的道路。

这户人家住着旧式的石头厝,仅改换铁皮屋覆顶。豹子厨7号的位置更僻远,汽车及机车都无法抵达,进出只能靠徒行。这位老先生告诉我们的队友,这间石头厝出产了一个博士,言谈此事,神色奕奕。这引起我们的惊讶与敬佩。如此偏僻之地,如此艰苦的环境,竟能栽培出一个儿子博士,实在难能可贵。可惜匆匆相遇,未能详问其情,否则或可写出一篇励志故事。



豹子厨古道沿途颇多奇特的菇类

从豹子厨7号民宅前的叉路,爬向南豹子厨山的棱线,这条越岭山路可从豹子厨通往双溪乡的料角坑地区。沿途有不少人工造林遗迹,也遇见不少奇特的菇类品种,颜色有白,有红,有蓝,也有花,争奇斗艳,为行程增添不少惊奇。

约10分钟,爬上山坡,抵达棱上的叉路口,叉路口有一颗“林产管理局”的基石,基石旁有小径可爬往附近的南豹子厨山,但山径几已被杂草掩没,路况太糟,顺登的兴趣缺缺。从叉路口,续取右行,走往北势溪古道;取左行则可通往憨仔坑,今日回程预定要从憨仔坑绕回这个叉路口。

接着的山路,已走在豹子厨越岭古道,大多是下坡路,由棱上走往溪谷。这条古道刚由乡公所委托当地居民整理过,路迹相当清楚,但杂草生长得快,加上最近多雨,环境潮湿,一路上蚂蝗相当多,同行的山友不时被蚂蝗附身,沿途不时可听见惊呼声。

走在潮湿的山林小径,防止蚂蝗附身的装备不可忽略。我的防备方式是穿两双袜子。先穿一双薄袜,外面再套一双较厚的登山袜,然后将裤管塞进去登山袜内。裤管被里外的袜子夹束住,如此一来,蚂蝗即使附着于登山鞋或裤管,也无法接触到人体皮肤,只能隔袜叹气。我这种防范方式,很简单,却很有效,可提供山友参考。



北势溪古道土地公潭(小碧潭)

前行约50分钟,抵达料角坑39号民宅,再沿着产业道路走出去,抵达料角坑38号民宅。北势溪古道的入口就在38号民宅旁的废弃耕地。穿过草地,抵达溪岸,即可看见古道小径,沿着溪岸走往上游。

今日重游北势溪古道,觉得景致更盛于昔日。由于连日多雨,北势溪的水量丰沛,淙淙水声,不绝于耳,沿途不少溪涧也因水量丰盈而在坡壁出现小瀑景观。

约45分钟,遇到古道上较大的一座瀑布,古道从瀑布上方绕过,天雨溪涨,小心翼翼地手扶着石头,脚踩溪石而过。不久,抵达土地公潭。这里是古道途中最适合休憩处。坐在大块的岩石上,望着一顷碧波绿水,不时可看苦花(台湾铲颔鱼)在溪中觅食,鱼肚白光在水波中闪烁。

在土地公潭用餐后,续前行,约15分钟,抵达中正古桥。这次来,断桥已修复,改铺木桥。过桥后,约10分钟,抵达北势溪古道出口,料角坑17号民宅旁的叉路口。沿着产业道路往上行,约4、5分钟,遇叉路口,转入左叉路。



憨仔坑古道,前段已辟为土石产业道路

进入叉路后,这条土石产业道路就是憨仔坑古道了,通往更深山的憨仔坑。古道已被拓宽为土石路,路宽好走。约25分钟,抵达料角坑36号民宅。这里是土石路的终点,在民宅后上方的土石路旁有右叉路,古道由此转入叉路,变为山林小径。

古道盘绕山腰,林幽径雅,气氛颇佳,路况也相当不错。这里的地名“憨仔坑”,颇富饶趣,不知起源为何?蒐寻网路,发现台湾其它地区也有类似的地名,例如桃园新屋有“大憨陂”,是指挖了一个陂塘,却没有水源,只能靠老天赏脸,于是被嘲讥为“大憨陂”。

“憨仔坑”的地名,我猜想或许是早年来此拓垦者,深入这么偏僻的荒壤来拓垦,而被人讥笑为“憨仔”吧!?虽然如此,俗话说:“憨人有憨福”。有点愚公精神未尝不好。

前行约15分钟,抵达古道途中的料角坑31号民宅,是一间传统的古朴土埆厝,门牌犹新,但屋已破旧废弃,门前杂草丛生。不久,便走出古道,过水泥桥,来到料角坑35号民宅。过了此处,古道已铺上柏油路,接着便只能走产业道路(北双016农路)了。幸好天阴无晴,走来并不闷热。约25分钟,遇左叉路,转入叉路,接土石路,约10余分钟,再接山径,然后爬回南豹子厨山叉路口。再循来时路,返抵豹子厨9号民宅,顺利完成今天三条古道的连走路线。

这三条古道,景色以北势溪古道为第一。而连走三条古道,中间有一段路要走产业道路,得在无遮蔽的情况下,走30至40分钟的马路,则O形路线就舒适度及景色而言,未能胜过北势溪古道原路来回路线。虽然如此,但探访古道本需具备憨仔精神,并不以景色美恶或路线舒适与否为优先考量。

◎路况评价:●

(佳)●—●●— ●—●●— ●(不佳)

◎我的交通路线:

从台北走北宜高速公路,下坪林交流道后,右转坪双公路(北42乡道),过阔濑营地(旧阔濑国小)后,约在16K附近可看见豹子厨产业道路叉路的标志,右转产业道路,至路底豹子厨9号民宅前的广场停车。

(注:若是由双溪料角坑进入,则可走北宜高速公路,下石碇交流道,转往平溪乡十分寮,再走平双公路至双溪,由双泰产业道路前往料角坑,交通路线可参考第277篇旅记-北势溪古道的地图。

◎注意或建议事项:

三条古道的路况大致都还不错。其中,豹子厨越岭古道刚整理过,路况尚可,未来路况则较难预测。北势溪古道及憨仔坑古道路况都良好。这条O形路线较大的考验是各条古道入口及衔接点都没有正式的路标,仅有少数的登山条而已。若要探访,最好事先多参考几份地图及登山记录。

旅游日期:2007.08.26



行旅图



——本文转载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http://www.tonyhuang.idv.tw/@



古道途中的小瀑布。



豹子厨9号民宅(登山口)。



爬往棱线,沿途有柳杉造林。



沿途不时可看见奇特的菇类植物(1)



北势溪,青山碧水相映。



沿途随处可见碧绿溪潭。



北势溪一景。



中正桥,断桥已修复,改架设木桥。



北势溪古道出口,接料角坑17号民宅。



走往憨仔坑古道。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