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如何与全球接轨 台湾现阶法学教育养成重点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2日报导】台湾法学教育面面观系列专题之一

(中央社记者吴曼宁、黄自强台北二十二日电)全球化无形中缩短国与国界线,也增加跨国互动机会,律师由于拥有解决纷争的专业能力,使法律科系近年来备受考生青睐。不过,既然地球村时代已来临,如何面对与欧盟等可能衍生出的经贸法规纷争,并与世界接轨,是台湾现阶段法律科系养成教育努力重点。

近年法律系蝉连大学考试文组志愿榜首,拥有法律专业的律师等司法专才,不仅有崇高社经地位,更合乎现今工商业社会解决争端之需求,是热门的职业选择,但想取得律师执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根据考试院统计,律师高考每年都有数千人报考,但录取率仍相对偏低,每年只有少数法律科系学生能“鲤鱼跃龙门”,多数的法律人即使补习多年,仍无法圆梦到白头。

位于台北车站附近的高点与保成两所补习班,专门针对律师等司法官特考做教学,补习成员只有一个目标-荣登金榜,许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即开始补习,在各大学图书馆,常见法律系学生埋首于排成“ㄇ”字型的法律书籍堆中,他们是最用功的学生之一。

如要成为律师或司法官,就必须通过国家考试,从八十四至九十三学年度,台湾各大学增设了六十一个法律相关系所,使考试竞争更激烈,但据考选部公布九十六年律师录取资料,仍以台大、政大录取人数最多,旁及台北大学、东吴、辅仁,这五校学生占了总名额的七成七,学生压力仍无减轻。

分析其中原因,台大法律系毕业、前立委陈明真法案助理张馨方表示,关键即在于“国家考试的出题方向”。由于出题老师来自不同学校,彼此擅长领域、见解不一,考试常出现艰深的“独门暗器”题,而考选部未公布过参考答案,学生为了搜集不同老师的学说、加速通过考试,导致补习风气盛行。

换句话说,法律系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起就课业繁重,多数学生也以国考为目标,并基于“投资报酬率考量”,鲜少机会接触其它领域课程;政大法学院院长陈惠馨观察,即使系上开放多种选修课程,学生选课时仍以国考相关科目为主。

以东吴大学为例,有别于国内法律系以欧洲大陆法系为主,东吴法律系特别强调英美法教学,将英美法课程列为全面必修,东吴大学法律系副教授程明修表示,由于英美法不是国考科目,有些学生完全没兴趣,认为压缩到国考准备时间,只抱持应付心态上课,这使英美法教学在东吴大学长期受争议。

由于国家考试牵动学校教学,补习文化深植法学教育,多数学生耗时多年准备考试,即使如愿荣登金榜,也必须再经过多年历练,才能处理错综复杂诉讼案件,遑论要有能力处理国际诉讼案件。

积极倡言改革台湾司法人员养成教育的陈明真不讳言指出,“检察官、律师养成制度有问题”,有考生考了五年、甚至十年才考上,精神上难免受到伤害,考取后“自我膨胀情形严重”,反忘却再提升专业素养。

长年关注司法改革的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执行委员、元贞法律事务所律师高涌诚表示,国家法制有赖人民的自重和司法人员的维系,法官判决结果对社会影响剧甚,如果国家考试影响一切,最大问题是学生人文精神的丧失,就业时完全以概念式的法学处理案件,无法贴近民意,沦为只懂理论“法匠”。

现就读于柏林自由大学的李君韬认为,鉴于国家考试必然会对法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不妨先从命题方式的改良着手。在这方面,可以参考德国的国家考试命题方式,以较为复杂、能够涵盖个别考试科目整体的实例题为主。大学的法律系也应该在高年级课程中,多提供此类实例演习课程。如此一来,考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里,必须将整个考试科目领域融会贯通,也需要学会如何严谨而熟练地运用法学思考方式。

他说,关于实例演习的重要性,其实早就有许多专家学者强调过,只是需要更进一步推广落实。在这样的训练下,当法律人碰到新的法律问题时,或许会更能活用既有的法学素材,提出解决方案,让法律与时俱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