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高脂肪 少运动 结肠直肠癌 居台癌症第2

【大纪元9月5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双综合报导)随着民众饮食西化,加上平时缺乏运动,让台湾人民结肠直肠癌发生人数逐年攀升,根据癌症登记统计指出,结肠直肠癌已跃升为国人第二大癌症。由于结肠直肠癌可透过粪便潜血检查早期发现治疗,国健局呼吁50岁以上民众每年定期接受筛检,才能提高存活率。

根据癌症登记资料指出,国人结肠直肠癌罹患人数不断攀升,2005年的发生人数更高达9,604人,跃居国人癌症的第2位,比起第一名的肝癌只少了312 人,不过,第0期及第1期的早期个案却只占19%,远低于

美国的28%。

卫生署国民健康局癌症防治组组长孔宪兰表示,结肠直肠癌的发生原因其实跟民众饮食西化,不爱吃高纤维素的蔬果,喜欢吃高脂肪的红肉,加上平常较少运动等因素有关,这些不良习惯也跟乳癌的危险因子相同。

孔宪兰指出,结肠直肠癌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症状,患者往往要等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出血,腹痛、腹胀、体重减轻等症状出现,却为时已晚。

国健局5日首度公布4年来补助各县市粪便潜血检查结果,发现从2004年到2007年底,约有超过98万民众做粪便筛检,其中有11,301人被检出息肉,1,012人罹患结肠直肠癌,但属于0期与1期的早期个案却只有31.8%而已。

国健局强调,结肠直肠癌只要透过简单的粪便潜血检查,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呼吁50岁以上民众每年应该做一次粪便潜血,每10年做大肠镜检查,才能提高结肠直肠癌存活率。

孔宪兰表示,一般粪便潜血检查分为化学法与免疫法,免疫法检查结果准确率较高,国健局释出的免费粪便潜血检查名额有限,没有检查到的民众,可规划每年自费检查,免疫法检查只需自费约80元左右,就可了解肠道健康问题。

国健局呼吁,平常饮食危险因子要多留意,红肉脂肪摄取过多,纤维质不够等,都会增加罹癌风险,平常应该多蔬果,运动,促进肠道蠕动时,可以让粪便不良物赶快排出避免堆积在肠道内。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