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职场

思考大师狄波诺开课了!(1)

我第一次想到“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这个名词,是在1967年的一次访谈中,如今它已经成为英语词汇的一部分,而且广受使用。

这是因为,我们确实需要有个词汇来形容涉及改变知觉和观念的思考方式。“创造力”的含意太广泛也太模糊,它涵盖了艺术表现和各式各样的事,但与改变知觉和观念没什么相关。水平思考是个深思熟虑且严谨的程序,也有些工具可以辅助。

进步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快速的,另一种则非常缓慢。

第一种形态如下图所示。我们在向前行时,有项科技介入或是有个构想导入,使我们的移动加快;另一个因素的介入,又使我们的进步更加快速—依此类推。

在第一架飞机成功起飞前就出生的人,有些现今还活着。前一阵子在飞越大西洋途中,我想到那匙正往我嘴里送的马铃薯泥,移动速度其实比来福枪射出的子弹更快。

其他坐在协和式超音速喷射客机里的乘客也一样。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我们可以有非比寻常的“进步”。



今天我们花1,000英镑左右买一部个人电脑,功能远比第一部造价500万美元(换算成当今的币值)、占地三个房间的庞大电脑强得多。

就算只花个500英镑左右,我们也能买到一部功能相当不错的个人电脑。这也是个惊人的进步。

然后是另一种形态的进步。我们的经验形成特定的观念、模式和组织,习惯遵循已经建立好的模式行事。

为了求进步,我们或许有必要改变立场,更换一个更符合现况的模式;但我们没有这种改变立场或转换模式的机制,所以进步极其缓慢。

这类缓慢的进步常见于社会领域,与科技领域的进步形成极大的对比。

这不是谁的错,我们的心智就是这么运作的,组织也是,它们是过去的总结,而非未来的蓝图。这种缓慢的进步如下图所示。



改变模式的机制:错误、意外和幽默

在之前的章节里,我们着眼于大脑在创建与运用模式的,使我们能够理解世界并且生存下去的惊人系统,少了这样的系统,生活根本不可能持续。

大脑的主要目的是要聪明地躲过创造性情境,本来就应该如此,但偶尔还是有必要改变模式。这一点其实有困难,因为我们真的没有任何机制来做这件事。

在政治意识上,我们拥有极大消耗力又无效率的“对抗”制度;在科学和思想上,我们倾向于使用这种方法—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

医学上的重大发现,大部分都肇因于偶然的观察、发生意外或犯错,这反倒没什么好意外的,因为像人体这般复杂的系统,系统性的探究其实并不可行,一旦有“突破”发生,科学方法便能接手分析和发展。

由心智的角度看,模式改变的机制是错误、意外和幽默。设想其他机制会是什么模样有其困难,光靠现有的模式运作,并不会引导出新的模式。

幽默:跳脱模式的最佳途径

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资讯理论专家对幽默的关切,总是少得令我觉得非常惊讶。幽默或许是人类心智中最值得留意的特征,透露许多系统如何运作的讯息,远比我们从其他方式得到的更多。

理性判断能告诉我们的十分有限,我们可以用水晶、算盘珠子、齿轮或电子设备来设计推理系统,但幽默是只发生在自我组织模式系统,只在人类知觉上才找得的一类系统。

幽默意味着从一个模式中逃脱,然后转到另一个模式。我在下图中画了一条主要路线或模式,以及一条支线。

在我们沿着主要路线行进时,支线是难以进入的,这是模式系统的一个特征(关于这一点的详细解释,请参见我的著作《心智的历程》)。所以我们沿着主要路线飞快通过。



在双关语形态的幽默中,一个字的双重意思成了模式转换的机关,迫使我们进入支线。

想想下列的双关语:

“包勃‧霍伯的耶诞假期糟透了。他只收到了three golfclubs(三根高尔夫球杆;三个高尔夫球场)。更糟的是,其中只有两个有游泳池。”

“两个健康的年轻女子到森林里tramp(徒步旅行),但是tramp(也是流浪者、放荡女子)却逃脱了。”

其他的幽默机制如下一张图所示。在这个机制中,我们受到明显的不合理点所吸引,却突然间看见后退的路。举例来说:

“查票员走进火车上的小房间。一个年轻人开始拚命找车票:上面的口袋、裤子口袋、后面口袋、行李网架上的外套、公事包和所有地方。

一会儿之后查票员看不下去,伸手抽出从头到尾都咬在年轻人口中的车票。

“查票员离去后,另一位乘客问那个年轻人,会不会觉得自己很愚蠢。‘当然不会,’年轻人答道:‘我是在咬掉车票上的日期。’”@待续…

摘 自 《在没有问题里找问题》 脸谱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