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未来科学与文化”讲座:预防H1N1流感

【大纪元11月15日讯】 (大纪元记者林秀丽台湾台北报导)三重同仁堂中医师吴国斌发表“中国古代疫病及中医典籍看如何预防H1N1流感”,发现古代疫病较少时期多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皇帝内经》也谈及,提升正气,可避免毒气入侵。从现代医学来看,心智的力量也是驱动免疫力的关键。

吴国斌医师受邀参加“2009 未来科学与文化讲座”,从历史典籍分析古代疫情发生的时代背景、严重程度及当时医学家关于疫病的论述及医学展,指出中国古代所称的疾病(瘟疫)多数是指传染病,造成疫病流行的因素十分复杂,可概分社会因素(人祸)及自然因素(天灾)两方面。而人祸常起主导作用,往往在疫病流行之后决定其流行程度与后果的严重程度。



从中国古代役病并及中医典籍看如何预防H1N1流感,中医师吴国斌从古代疫病流行、古代温病理论发展概况探讨中国传统医学预防及治疗疫病的方法。(摄影:宋碧龙╱大纪元)

历代疫病较少时期:例如以汉朝昭宣二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在位37年仅有一次疫病流行;前唐朝时期为例,也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强盛的时期,唐高祖、太宗、高宗三代共60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仅有五次疫病流行记载。

历代疫病频发时期:例如历代疫病流行史中最严重的东汉末年桓、灵、献三帝共70多年中,有疾病流行记载17次之多,当时宦官专权,权倾海内,侵夺民财,掳掠民众,人民困苦。当时疫情不仅次数频繁,而且自然灾害连年发生。

西汉元、成、哀、平四帝53年中,有多次连年疫病流行,从前48~ 前44年、前32年~前19 年、前6年、公元1~5年;唐中时期暴戾的苇后及太平公主专制时期,政治腐巧混乱、民不聊生,短短六年三度疫灾为患。

从历代中医经典《皇帝内经》引据当皇帝问疫,崎柏答说不被传染的人,都是正气充实于体内,讲究避免毒气的方法,提高正气,具体而简单的方法是‘气出于脑,邪不可干’;从现代医学角度,及多个临床案例也证明了心智与心灵的力量足以驱动免疫系统,足以打败癌症。古人对预防疾病还有一简单的妙招,就是焚烧或佩带挥发性强的辛香药材来`防疫。‘正气内存 邪不可正干’是预防疫病的最佳方法。

对于治疗疾病,传统医学都是在“四诊合参”后,以适当的治疗方药。不需耗费太多的时间寻找病毒,使用天然的药材,且经过长期“人体试验”有效的安全药物是无副作用的。

吴国斌医师在诊疗中亦规劝胃病犯者不宜完全仰赖药物,如果生活饮食的恶习不改善,心理的错误不纠正,生理的失常不恢复,全身的症候不消除,胃病将不易痊愈。人体本来就有自然复原的机制,以上偏差的状态如果能消除,许多肠胃疾病常能不药而愈。

吴国斌中医师医师也提醒听众,老一辈说“积德、积德!”这并不只是口号而已,古人早已教导我们如何防疫,留下许多治病的理论与药方,《皇帝内经》记载的许多医学理论与诊治方法,已远远超出现代科学的认识,现代医学亦难以望其项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