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台湾人权调查 原住民人权评2.38%最低

【大纪元12月4日讯】 (大纪元记者耿豫仙台湾台北报导)2009年是台湾重要的人权年,立法院通过两项联合国国际人权公约“公民与权利国际公约”及“经济社会文化人权国际公约”的施行法。4日,中国人权协会发表今年度11项人权调查报告中,德慧调查部分,以原住民、老人及身心障碍3类为台湾人权保障最为薄弱的前3名。

人权调查报告分别以普罗(一般民众)抽样和德慧(专家学者)两大部分,其结果大不相同。民众反而认为原住民、老人是11项人权指标最高54.9%及49.8 %。人权协会表示,民众对问题常以“听说”、“媒体报导”的一般印象或感受式来回答。而专家学者对议题的认识比一般民众深入。

原住民为人权弱势族群

中国人权协会理事长李永然表示,原住民与老人调查专家学者觉得不好,可能是政府在两项人权中有所作为,但学者觉得不够。

玄奘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系教授刘佩怡解释,原住民人权的德慧调查报告,是集合了30位立委、原住民委员会、地方县市、民间社团、相关学者,以经济社会权、文化认同权、自决权、政治权利4项,常期关注的结果。他认为是值得参考的指标。

原住民的4项权利评价中,以“自决权”1.99评价最差,自决权中的3项“自治区”、“土地所有权”、“天然资源所有权”,专家学者给予评价都相当低。刘佩怡说,在经济社会问题部分,原住民个人平均收入与平均寿命令人相当不满意。在《原住民工作权保障法》规定要进用1%的原住民,否则就要缴交最低工资15,840的代金,此一法案也未真正施行。政府对于部落的经济及健康管理,应有更完整的措施及落实。

司法人权倒退

金融海啸的带动下,普罗(民众)调查,经济人权高居负面榜首;而高达41.2%的民众表示司法退步,显示民众对司法的信心度大减,值得司法单位重视。

司法人权以5项,警察调查阶段、检察官侦察阶段、法官审判阶段、监狱执行阶段、被害人部分。法官审判阶段,2008年为3.261分,今年降到不及格的2.97分。

国立台北大学法律学系教授陈荣传表示,司法程序对于人权的威胁,以相关人员行使公权力并使用强制手段的刑事程序,情形最为严重。当犯罪嫌疑人、被告或受刑人受到不该有的待遇,同时,被害人也在观察司法是否能还其公道,一出现负面评断,都显示司法人权的核心价值受到质疑,德慧调查也会选其做为数据,作为司法人权的重要指标。

政治人权还要努力

政治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高永光表示,政治人权调查部分,45%的民众觉得有进步,以2008年与2009年比较之下,政治人权的部分是进步,但专家学者在看这部分势必较严苛。

他说,今年签了两个国际公约,其中有一个是关于公民权与政治权,所以基本人权部分专家学者觉得不错。但是其他关于民主巩固、平等权以及人民对政府公共政策影响的部分评估都是比较弱,这个部分是有待再加强的。换句话说我们已经是自由民主国家,但要是进入“完全”自由民主国家,我们还要努力。

逐年评估 推广人权教育

11项人权指标调查,包括政治、经济、环境、司法、文教、妇女、儿童、老人、身心障碍、劳动,96年为了解、提升对原住民了解及重视,增加了原住民人权指标。李永然透露,呼应行政院院长吴敦义的民怨调查,明年将首度新增租税人权指标。

各类人权在台湾受到的保障程度,区分为5个等级,5为最高,1代表最低,3为中等。

中国人权协会希望以逐年自我的评估比较,公正、客观反映台湾在人权教育推广的情形。也藉由人权指标调查与评估,唤起社会大众的关心,督促台湾人权的发展,与世界接轨。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