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筹建新埔宗祠博物馆 活水强化客家宗族观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3月25日报导】薪传客家系列─宗祠篇(中央社记者黄彦瑜新竹25日电)旧称“吧哩国”的新竹新埔镇是客籍人口密度极高的乡镇,家庙、宗祠密度居全台之冠,保存完整的客家聚落;因此筹建宗祠博物馆的概念发想,不啻为客家宗族观意识强化注入活水。

“新埔的宗祠不仅有建筑特色,更是客家宗族观念的极致展现!”新竹县文化资产审议委员刘敏耀谈起宗祠博物馆概念,充分流露对文化资产保存的热切态度。

刘敏耀表示,客家文化的保存是百年大计,政府要保存的不仅是硬体,更希望用“半强迫”的方式,串联起客家乡亲重视宗族的传统生活型式与精神。

新埔镇是客籍人口密度极高的乡镇,旧称“吧哩国”,在清嘉庆年间是商业中心,盛况不亚于当时的竹堑城(新竹市),因为曾有辉煌时期,文化史迹非常丰富。新埔镇中心的成功街、中正路及和平路之间,拥有林氏、范氏、张氏、陈氏、刘氏、朱氏等家族的家庙、宗祠,密度居全台之冠。

值得注意的是,若仅论密度,金门的闽南聚落琼林,小小的村落里也有多达7、8座祠堂,但均同属蔡姓。

至于新埔的宗祠则兼具“多样性和密集度”特色,这里的宗祠建筑时间横跨1850至1930年代,不论是建筑格局或材料、工法、技术,都保留当时的型式。走在新埔老街,短短几步路,即可欣赏到清代中叶到日据时代的多样建筑风貌。

以列为三级古迹的刘家祠为例,即拥有“匾额多、燕尾多、功名多”美誉;朴素的朱氏宗祠为一马背建筑,在台湾朱氏祠堂中极为少见;富丽堂皇的陈氏宗祠有百年历史,始建于清咸丰年间,虽曾于光复后重建,但格局宏伟,仍可看出当年辉煌荣景。

不过,除了硬体,刘敏耀认为,“更重要的是客家宗族价值的保存!”客家人宗族观念极重。早年,客家先民渡海来台,很多都是只身打拼的“罗汉脚”,举目无亲、人少势单,唯有团结方能自保,为了强大自身力量,来自同一祖籍的同姓垦民,成为相互扶持的对象。

刘敏耀说,为了募集开发资金与人力,先民们以祭祀祖先的名义为号召成立“尝会”,类似现代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契约认股方式共同出资购买祭田,再由宗族各房子孙耕种,按照比例纳租,缴纳的租金除了用于祭拜祖宗,剩下的盈余就依股份分红。这不仅是尊祖敬宗,也有类似共同投资、相互扶持的目的。

对客家人而言,除了祭祀同血源的“来台祖”,同姓垦民也以上溯祖先的办法,祭祀未曾来台的“唐山祖”。如新埔的刘家祠,就是奉祀刘家共同始祖汉高祖刘邦的祖父刘荣及历代祖先神位,这种藉同宗与同籍的地缘关系而组成的祭祀团体,是早期移民社会的典型之一,也反映出客家移民在移垦初期为求生存,以祖先名义结合而成为有力量的组织。

但随着时代演变,宗族关系逐渐转变,派系纷争也造成财产流失,“人”和“钱”是目前维系宗祠的最大问题。刘敏耀说,文化局所推动“新埔宗祠博物馆”计划,就是希望藉由生态博物馆 (Eco-Museum)的概念,分年分期逐步抢救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而在不少宗族财产缩水的情况下,已无力维系宗祠的修建,所以计划的第一阶段,就是修复这些年久失修的建筑。

然而,即使硬体修复完成,若后代子孙无心,宗祠的维护也失去意义,现在,有些祠堂甚至已经无人祭拜。所以,第二阶段就是积极把人脉找回来。

新竹县文化局将于今年委外成立“家乡守门员培力与在地工作站”,透过访谈,从逐渐凋零的老一辈中挖掘家族故事,并培育后续宗祠馆舍的经营团队,让客家独特的宗族文化得以保存。

不过,虽然宗祠的保存有重要性,但问题是,“民众为何要来参观宗祠?为何要看别人拜祖先的地方?”

刘敏耀说,文化保存其实很需要创意。为了增加吸引力,宗祠博物馆将与在地产业结合,丰富旅游内容。像是新埔的柿饼和粄条都是远近驰名,而当地也有茶室、打铁店、纸糊店、传统冰店及豆腐店等百年老店,可说是颇具客家生活风味的完整聚落。若再连结邻近的枋寮义民庙、上枋寮刘宅双堂屋、九穹湖、照门休闲农场、吴浊流故居等,更可增加旅游深度。

其实,宗祠属于私人所有,政府出资修建宗祠的同时,也以契约要求宗族的后续管理,结合在地产业,可以带动地方繁荣,带来人潮与钱潮,让宗祠的保存得以生生不息,“这是用半强迫的方式抢救客家宗族的文化资产!”

在宗族观念逐渐势微之际,宗祠博物馆的概念牵涉到复杂的人际脉络,刘敏耀坦承,筹建过程的确是困难重重。不过,宗祠祭祀是客家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无形的文化财,即使阻力不小,却是一定要做。因为,“现在不做,当文化流失,一切就来不及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