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新闻

老外背对着丢钱 台国人像在拜拜

【大纪元6月1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杨久莹/台北报导〕“许愿池为什么一定要丢钱才能许愿?”“到底要背对许愿池丢钱,还是合掌祈福比较有效?”“要丢多少钱啊,为什么没人丢纸币?”“我手上的戒指跟着铜板一起丢进许愿池里,要怎么捞?”“把钱丢到我家马桶许愿,跟丢到许愿池有什么不同?”网路上,关于许愿池的提问不少,许多大哉问,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辅大宗教系学者吴彰裕说,关于许愿池的历史已不可考,也无固定的许愿方式,在西方,罗马算是最知名的许愿地点;在中国,西湖灵隐寺的许愿池,得丢到池中的盆子才算许愿成功,苏州的剑井及杭州的龙井,大家一样有水就丢钱,管它是拿来许愿或拿来喝的,至于台湾的日月潭,一样有人当成大型许愿池丢钱,总之,欢喜就好。

民俗学者徐福全则说,许愿池应该起源于欧洲,许愿池其实就是西方人的“功德箱”,来自世界各国的许愿钱币汇聚成善款,西方政府经常将许愿池募集的钱,交给慈善团体。

据经常到罗马旅游的吕先生说,每到罗马,他一定要去许愿才行,意大利罗马每个广场前的水池都挤满了世界各国丢钱许愿的游客,许愿的习俗也很特别,是脸背对着水池,将钱由左肩往后丢入池内,每丢一次钱就许一个愿,大家都这样做。不过,国内的许愿池好像不流行这一招,大家都是双手合十许愿,像在拜拜一样。

许愿的方式因为区域及文化的不同,似乎有很大的差别,至于许愿效果如何,吕先生笑着说:“心诚则灵。”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