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漫游

钢琴传入台湾的历史概述

【大纪元8月10日讯】早期西洋音乐传入台湾与传入中国大陆的情形,基本上是一样的,主要是由天主教或基督教传教士带来的。

清代光绪年间,台湾北部和南部的基督教会里,有几位传教士及他们的眷属善长钢琴,配合传教工作,开始介绍西洋音乐。当时主要有原属于英国长老会的台南教会自1865年起在南部宣教,属于加拿大长老会的淡水教会自1872年起在北部宣教,于是弹奏风琴或钢琴的风气开始在台湾兴起。由于这些传教士热心的提倡西洋音乐,所以今天台湾老一辈的音乐家多与教会有密切关系。

在马关条约的签订之下,台湾自公元1895年至1945年接受日本统治长达五十一年,因此台湾早期专业音乐家,几乎全部都是赴日深造,在日本接受西洋音乐的训练,重要的有张福星(1888-1954)、柯丁丑(1889-1979)、李志传(1902-1976)等为台湾新音乐的第一代音乐家。

由于1919、1922年台湾总督府所公布修订的“台湾教育令”暨其“日台共学”的教育主张,促使更多以音乐为志愿的青年,无论出身于教会学校、师范学校或公学校,都纷纷前往日本接受音乐专门教育。在这样的政策驱使下,林秋锦(1909-2000)、江文也(1910-1983)、陈泗治(1911- 1992)、高慈美(1914-2004)、张彩湘(1915-1991)、吕泉生(1916-2008)、郭芝苑(1921-)等人,亦相继成为台湾第二代的新音乐家。

  

自1945年光复后,台湾在音乐教育方面,中国大陆五四运动时代的“学堂乐歌”,开始在台湾的学校里传唱起来;“国乐”亦于此时从中国大陆传入台湾乐坛。到了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早期由于“动员戡乱法”,两岸仍属于敌对状态,大陆如:国乐(又称民乐)并未在台湾流行,当时台湾的作曲家有高子铭、王沛纶、董榕森等等,其中如:王沛纶的‘城市歌声’、董榕森的‘踏青’等二胡独奏曲皆采用钢琴伴奏。直至1985年两岸解严,大陆国乐正式进入台湾,而有关钢琴方面的各种音乐也相继被台湾乐坛所接纳。@*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