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台卫署抽验红麹米 竟含橘霉素

【大纪元9月1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王孟伦、杨雅民、钟丽华/台北报导〕被认为具降血脂、防失智等保健潜力的红麹近年来爆红,但红麹中橘霉素若过量,长期摄取对肝肾不利。最近卫生署抽验市售原料红麹米发现八件样本中全数检出,且有五件橘霉素残留量在10ppm(百万分之一 )以上,超过即将公告的限量标准至少一倍,另三件在2ppm以下。

*原料九成来自中国 卫生差*

卫生署食品卫生安全咨议委员、台大微生物与生化所教授潘子明表示,我国市售的原料用红麹米有九成来自中国,他今年到中国位于福建省古田县的红麹米生产重镇,就发现工厂环境、设备极为简陋,工人缺乏无菌观念。国产红麹米品质虽好,但因制作成本与售价较高,恐不敌中国产品低价倾销,呼吁政府严加把关,合格者给予认证标章。

红麹米是自由输出入的食品加工原料,根据海关资料统计,我国一年平均从外国进口三百到五百公吨,今年至今以越南进口最多,有四百多公吨,其次是中国二百多公吨。

卫生署表示,新标准上路后,即会针对进口红麹制品进行抽验,并对违规业者加强抽验。未来则将朝源头管理,透过两岸食品安全卫生平台,逐步推动相互查厂与认证的机制。

*红麹胶囊也检出 一般食品ok*

卫生署近日预告“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草案,新增红麹类食品中橘霉素等几项限量标准,其中原料红麹米的橘霉素限量标准5ppm,红麹制食品2ppm,红麹色素则为0.2ppm。卫生署食品卫生处官员表示,新标准最快25日公告实施,届时我国将是全球率先制定相关标准的前几名国家。

卫生署7月曾抽验市售四十八件红麹食品,其中十六件被检出含橘霉素,以原料红麹米的超标比例偏高,八件全检出,且其中高达五件高于10ppm。被当成保健食品的红麹胶囊,十五件中有七件被检出,六件低于2ppm标准,一件高于10ppm。两件红麹锭剂则有一件被检出,低于2ppm标准。

一般红麹食品则均未检出橘霉素,包括八件红麹饼干、七件红麹谷粉与麦片、八件红麹酒。

*长期食用 不利肝、肾、胎儿*

2002年起,国内就有学者抽验市售红麹产品,发现有食品橘霉素含量约在0.1ppm到高达122ppm间,潘子明近年也曾抽验市售红麹米,少部分数据也“高的惊人”。

潘子明表示,橘霉素具有肝、肾毒性,并可能致畸胎,是红麹菌在熟米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必须慎选菌株与控制发酵温湿度,即可有效减少橘霉素含量。

*义美、台酒:只用台湾货*

旗下拥有红麹饼干、红麹香肠等多项热销产品的台湾烟酒公司表示,该公司红麹产品采用台湾本地的在来米培制而成,从化学仪器检验是测不出橘霉素遗留,且通过政府相关单位检验。义美食品也表示,该公司所生产的红麹馒头、红麹饼干、红麹酱,所有红麹的原料都是国产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