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硬体建构+区里演练 累积北市防灾能量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9日报导】首都震变–北市921十周年专题报导4(中央社记者孙承武台北9日电)“921”,一组令人余悸犹存的数字,刻划民众心中对地震的深层畏惧。台北市政府藉由防灾硬体建构、区里演练,累积防灾能量,希望能通过下次灾变的考验。

民国96年底启用的台北市灾害应变中心,是国内首见配备抗震系统的应变中心,具备地震不倒、水灾不淹、通讯不断、水电不停的耐灾特性。

921当时参与台北市救灾的北市消防局专门委员谢景旭表示,相较119消防局勤指中心的规模,新应变中心属地上7层、地下2层的RC钢构建筑,最特殊之处就是在地面及地下1楼间的夹层设有一隔震层,共用36个隔震垫,可将7级震度降至4级,还设有72小时不断水、不断电及通讯系统不中断的设施。

另一特殊之处,就是台北市灾害应变中心设有一副“千里眼”,这是一组远端监视系统,建置在101大楼95楼的西北角。鉴于重大灾难,严重受灾区域不一定可即时通报灾情,这副86倍镜头视野范围可含盖台北市大部分人口集中区域,再透过微波传输,可以不受天候影响,即时将影像传回,争取救灾黄金时间。

肩负第一线救灾任务的北市消防局建置“台北市防灾资讯网”,除可查询台北市地震速报即时资讯,并结合“台湾地震损失评估系统(TELES)”,在接收中央气象局的地震速报网资讯约3分钟后,可立即模拟北市最大地表加速度(PGA)、建物及人员伤亡评估资料。

台北市政府在“台北市防灾资讯网”上,民众都可以查到台风期间开放停车学校、指定优先开设防灾紧急安置学校、灾害期间紧急开放车辆停放规定等讯息,而市府建构的1999市民热线,则提供民众最便利的防救灾资讯。

软体方面,台北市近年各区里建构的防灾网能量也正快速累积。像是各区绘地图、标出救灾机构,部分社区设立自动化水灾警示,里民可紧急动员等。社区自救能力已透过基层宣导、组训与充实设备逐步加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