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生会、亲共社团及亲共同乡会沦为中共特务组织
(大纪元记者林怡、潘在殊、李真香港报道)香港传媒界刚创下6,000人上街争新闻言论自由的历史纪录之际,随即发生前不久被撤换的《明报》总编辑刘进图被刺事件。刘进图星期三早上遭暴徒斩伤,刘身中6刀送院抢救,目前已经完成手术,暂无生命危险,但仍然危重。暴力袭击事件震惊国际,各界纷纷发声谴责,直指中共黑帮暴力乱港,凶手仍逍遥法外。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导)在周日反灭声游行的前夕,香港一班独立评论员星期六宣布成立独立评论人协会,关注和捍卫香港的新闻及言论自由,并将有关讯息传递给港人。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导)20多位香港民主派立法会议员星期五召开记者会,支持香港记者协会于星期日举行的反灭声游行,呼吁市民踊跃出席,一起捍卫香港新闻言论自由。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由中共江泽民集团扶植的地下党特首梁振英上台后,相继发生《信报》专栏作家被发律师信警告、传媒被抽起广告、《明报》被撤换总编辑、中共冒充香港《大纪元》恐吓及骚扰大纪元广告客户等打压传媒事件,到近期商台名嘴李慧玲被封咪,香港传媒界好像真的如记者协会年报所言被乌云遮盖。别忘记港人2003年反23条的精神,记协首次联合多个关注团体,将在2月2...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近期梁振英及一班高官高调批评网民针对自由行的大陆游客行为,甚至表明要依法处理。社会上普遍不认同粗暴的行为,不过事件令人联想起过去一年多来,有中共江泽民集团及地下党特首梁振英撑腰的“爱字头”组织,专门针对香港法轮功学员及民主派团体,以诬蔑的言辞辱骂,甚至暴力相向,但是警方一直都不执法,还以“各自有表达自由”为借口纵容侵扰行为。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香港继《明报》换总编辑、李慧玲被封咪,香港传媒新闻自由已敲起警钟。作为公共广播机构的香港电台兴建新大楼拨款遭港府撤回,工会担忧背后有政治因素,港台恐沦为打压对象。同日,香港大学最新民调显示,港人对新闻自由度评分创九七年以来新低。
(大纪元记者吴雪儿、潘在殊香港报道)近日李慧玲封咪事件再次闹得全城热哄哄,自从江泽民集团扶植上台的中共地下党特首梁振英上台后,香港社会不断出现乱局,近期的打压媒体事件更接二连三,香港媒体已经到了紧急的关键时刻,梁振英的搅局看似势不可挡。然而,去年底发生闯军营事件,一个月后江派“护法”试图再鼓吹立恶法23条,却没有吹成气候。梁振英与一众官员均表示,23条没有时...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新公民运动发起人、大陆维权法律学者许志永遭中共以涉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罪名,判处4年有期徒刑。公民党17日在中环干诺道中行人天桥外悬 挂巨型横幅,抗议内地政府不断打压民运人士,要求当局立即释放包括许志永等维权人士,并即场收集市民签名。◇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形容香港传媒界步入严冬一点也不出奇,香港记协主席岑倚兰星期一在一网络电台节目上, 坦言香港新闻自由正如去年年报的主题“乌云压城”,她又指近期传媒老板喜欢巧立名目,在编辑部安置他信任的人当主管控制新闻采编的方向。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立法会将在本周三恢复二读俗称“双辣招”的《2012年印花税(修订)条例草案》,不过,政府却在日前突然提出新的建议。有议员批评时间过于仓促,并质疑当局新建议加入所谓的口头承诺,但印花税“减辣”继续“先订立、后审议”,质疑其法律效率。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导)被粗暴解雇的香港前商业电台烽烟节目主持人李慧玲星期日鼓足勇气出席香港电台节目《城市论坛》,正如日前她在记者会上强调“百分百是梁振英所为”,现场大批“梁粉”(梁振英粉丝)不断在现场对她进行辱骂,《城市论坛》节目的现场情况和梁粉出席的人物证实了在香港执行中共江泽民集团授意的地下党特首梁振英是打压李慧玲的幕后元凶。
中国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决定取消和下放82项行政审批。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北京做出放权的决定?这个决定能否真正的落实?请听专家的分析。
中共最近公布的新保密法实施条例被外界指出,中国的国家秘密法非常模糊不清。4号,有评论更对其中的条例合法性表示质疑,并有被滥用的可能;仍旧会是中共当局作为进行舆论斗争的一个武器。
近日据中国大陆媒体披露北京与河北已达成一项协议,北京市要疏散500万人口到周边地区。报导称,今天的北京面临诸多“大城市病”, 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口过快的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如水资源紧缺,大气污染、交通拥挤、部分地区环境脏乱,违法建设等,而且愈来愈烈。
梁振英去年从北京述职回港后,未按习近平当局的训斥查找“不足”,继续配合其幕后主子曾庆红倒习近平。近日突然传出香港最大的本土势力──乡议局突然高调的宣布拟成立政党,目标直指梁振英及其操控的新界势力;本报从各渠道得知,北京方面对梁振英继续参与曾庆红倒习近平非常不满,决定铲除支持梁振英地方黑势力,其实也是借机彻底清除曾庆红长期在港培养的黑社会力量。
长久以来,民众把解决北京缺水难题的良方寄托在耗费数千亿人民币的南水北调工程上,然而,北京水务局副局长刘斌日前在两会新闻发布会透露说:即便每年10亿立方米的南水北调水还是难以解决北京严重缺水的现状。旅居德国的著名水利环保生态学专家王维洛博士表示,北京缺水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南水北调工程缺乏最基础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决策依据的仅仅只是毛泽东的一句话 。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导)香港明报换总编辑事件继续发酵,泛民主派议员星期三提出动议,斥责中共近期加大力度打压香港传媒,呼吁港人站出来捍卫岌岌可危的新闻自由。动议辩论最终险胜,在35票支持下获通过,是自09年来的首次。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人潮涌涌、充满欢乐气氛的旺角行人专用区,星期一起将由每星期开放7日,缩减到只在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开放。周日傍晚起有乐队举行告别会,吸引许多民众围观支持。有表演乐队批评新措施打压表达自由。除亚皆老街至登打士街一段行人专用区外,旺角行人专用区的其余路段在周一至周五均不会开放,油尖旺区议会表示,新措施会在落实后3个 月至半年检讨,称期望...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为回应法庭早前判决申领综援7年规定违宪,“香港本土”成员毛孟静、范国威星期日到旺角行人专用区进行民意调查,向市民收集签名,并将尽快透过立法会反映民意。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香港政改咨询到今年5月才结束,一些中共官员已经迫不及待欲为港人“洗脑”,继“僭建”《基本法》加入机构提名、企图封杀泛民参选后,《基本法》委员会前委员王振民和副主任梁爱诗再分别发表“精英论”及解释《基本法》。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高调斥责王振民的言论荒谬,又呼吁香港商界支持真普选,积极物色代表参选。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意图挽回民望的香港特首梁振英大洒金钱讨好基层弱势群体和新移民,将港人关心的政改普选抛诸脑后。在星期四的答问大会上,多位民主派议员质问梁何时有真普选,有议员直截了当问他,想做独裁屠夫寿西斯古抑是苏联的戈尔巴乔夫。
(大纪元记者辛玲香港报道)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星期三在立法会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场内外皆遇到抗议声。有立法会议员在梁振英报告期间掷物抗议,两次打断他的发言。场外则有包括法轮功等多个民间团体在场外抗议。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民望低落的形势下,星期三发表其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针对民生、扶贫、医疗、教育、建屋等方面,提出160多项新措施。不过针对港人关注的新闻自由、法治、人权和民主政制等问题,则轻轻带过甚至不提。目前香港法治与媒体环境急速恶化,民主派议员斥责梁振英忽视香港的核心价值,将令管治日趋困难。有议员指香港已经处于“沸水煮蛙”的境...
香港老牌报纸《明报》更换总编辑的风波影响越演越烈,继7百名学者联署登报后,有“民主之父”之称的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在14日的明报专栏上,以开天窗的方式抗议《明报》更换总编辑的理由过于荒谬,呼吁港人关注中共压制香港新闻自由日趋严重。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来自11间香港本地及海外大学的90名学者就《明报》更换总编辑一事,星期二发起联署声明,质疑明报能否坚守过往的编采方针及作风。
(大纪元记者林怡、辛玲香港报道)2013年是香港司法独立饱经考验的一年,亲共人士就双非儿童等问题配合中共不断放话施压,要求香港的司法体系要向大陆靠拢,前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在退休后也忍不住首次公开发表对中共人大释法的看法,直指人大不应在香港法院有裁决下释法。昨日的2014年法律年度开启典礼上,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首次高唱香港三权分立,直接与中共鼓吹的行政...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导)香港特首梁振英即将在本周三发表其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多个民主派政党趁周日到政府总部请愿,要求梁振英落实竞选承诺,除了市民所关注的民生问题,包括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增加学前教育资助及公屋落成量等等,更重要的是推行民主普选。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明报》早前因撤换总编辑,空降马来西亚人《南洋商报》前总编钟天祥取代现任总编辑刘进图,令员工及外界担忧影响《明报》编采方针。在周日《城市论坛》上,多位讲者认为中共接管香港后,香港新闻言论自由不断收缩;有时事评论员指这些现象与中共管治香港的手法有关,而本报收到有关消息,《明报》的地震是目前中共高层激烈博弈的产物。
(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香港保钓成员杨匡早前在深圳失踪,疑遭大陆国保拘留。7日一批社民连成员连同杨匡妻子刘沙沙到中联办抗议,要求中共当局立即释放杨匡,并敦促港府关注港人在大陆的遭遇。
(大纪元记者潘在殊香港报道)香港真普选联盟(8日)公布2017年特首普选方案,提议以“三轨制”包括公民提名、政党提名及提名委员会方案,提名特首候选人,真普联强调3种提名方式缺一不可,特区政府必须重视港人真普选的诉求,拒绝筛选。
共有约 4151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在经过数月的反补贴调查后,欧盟委员会周三(6月12日)通知汽车制造商,将从下个月起对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为38.1%的额外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