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逸事  约 165 条记录
  • 古诗逸事:以昏治明
    说的是姜某官,本无多少才学,却偏偏好附庸风雅,自诩为诗人,整日装腔作势,走到哪里,都要摇头晃脑地吟诗诵句,实际是胡诌瞎扯。
  • 古诗逸事:该打该打
    诗逸事:该打该打郑重
  • 古诗逸事:巧借名诗吐心曲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极富有生活的情趣,是流传千古的佳作精品…
  • 古诗逸事:名随位尊
    浊世何来干净土, 浑浑水养浑浑鱼。 一针见血地指出封建官场一片浑浊,多有浑水摸鱼的贪官污吏。
  • 古诗逸事:何必商量
    团花马褂走街坊, 无事居然有事忙。 说是太爷在请我, 不知何事要商量。
  • 古诗逸事:八月披裘
    来如猎犬去如风, 搜刮州衙大半空。 只有江山移不动, 也将描入画图中。
  • 古诗逸事:自私、自保、自误、自害!
    镇海楼前夕照微, 丹青难写昔年非。 汉阳春树浓于染, 不见苏卿海上归。
  • 古诗逸事:江陵解嘲
    江陵好风景,有蟹亦饶花。 正及持鳌满,差看压帽斜。 重阳无客梦,胜地当还家。 况此官厨娘.颓然足孟嘉。
  • 古诗逸事:跳出圈圈
    左圈右圈圈不了, 不知圈了有多少。 而今跳出圈圈外, 恐被圈圈圈到老。
  • 古诗逸事:挠痒趣诗
    手本无心痒便爬, 爬时轻重几曾差。 若还不痒须停手, 此际何劳分付他。
  • 古诗逸事:凤宿龙蟠
    搭船谁敢道心酸, 艄尾中间一斗宽。 缩颈睡时如凤宿, 屈身坐处似龙皤。
  • 古诗逸事:牙关不安
    《履园丛话》记载:清代浙江有个文人叫陈斗泉,他饱读诗书,又喜欢谐谑。
  • 古诗逸事:“瘦”死“那”生
    如他经常面不改色地读“瘐(读雨)死(指罪犯死在监狱中)”为“瘦死”,读“民不聊生”为“民不那生”,读“皋陶”为“笨陶”等…
  • 古诗逸事:插标东去
    荫桓,字皓峦,号樵野,清代南海人。光绪年间,以道员召为太常寺少卿,充任总理衙门大臣,出使美国。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后,被任命为赴日议和使节...
  • 古诗逸事:臭名远扬
    明言臭豆腐,名实正相当。 自古不钓誉,于今无伪装。 扑鼻生奇臭,入口发异香。
  • 古诗逸事:分清黄王
    江夏琅琊未结盟, 廿头三画最分明。 他家自接周吴郑。 敝姓曾连顾孟平。
  • 古诗逸事:才女出奇文得佳偶
    清代嘉庆年间,名士许阶亭的侄女,文才出众,秀丽端庄,曾写四十八字
  • 古诗逸事:螃蟹上疏
    清朝嘉庆年间,郎苏门(人名)在朝中任监察御史一职。此人喜好绘画,尤其热衷于画螃蟹,加之他依权仗势,专横跋扈,人们给他起个外号,叫他“郎螃...
  • 古诗逸事:头鸣头名
    头鸣不是这头名, 皆因老父好功名。 秋蝉识鸣不识名, 自私愚迷失功名。
  • 古诗逸事:风流耆儒
    他曾对人说:“怎见得我不能为耆(读奇)儒们吐一口气呢?”意思是为年迈的儒生们争一口气。果然,苍天不负苦心人,老年未颓的谢启祚,终于通过又...
  • 古诗逸事:变化出奇
    相传,乾隆皇帝这日在官中赏雪吟诗,一时高兴,就命令随身的太监们联句,佳者赏,劣者罚。
  • 古诗逸事:一节一节
    杨遇春在陕甘总督任上,恪守清廉,政绩显着。这年重阳节,他率文武官员,去大雁塔,与当地百姓,一道赏菊登高。
  • 古诗逸事:凤凰何少
    少事戎行未学诗, 诸公逼我欲何之? 朝廷俸禄公同享, 边塞风霜我独知!
  • 古诗逸事:桃花依旧
    袁枚辞官闲居在家后,曾为无辜被囚的妓女戴三诉冤,修书给章太守,信中说:“过去钱穆公在常州做刺史,在宴宾客时,将鞭惩一名妓女,妓女哀请免杖...
  • 古诗逸事:吟诗辩理
    五湖深处素馨花, 误入淮西俗客家。 偶遇江州白司马, 敢将幽怨诉琵琶?
  • 古诗逸事:劝人细读〈辨奸论〉
    钱塘师谊道尤尊, 前有袁枚后有孙。 不近人情今再见, 只须痛读〈辨奸论〉。
  • 古诗逸事:诗中状元
    鹤是我国著名的珍禽,以体形秀丽、鸣声嘹亮、舞步轻盈,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以“松鹤延年”、“松龄鹤寿”作为恭贺长寿的吉语。
  • 古诗逸事:拼交白卷
    据《香饮楼宾谈》记载:乾隆六十年,阮元来浙江提督全省学政,他喜欢以《大学》、《中庸》中的语句,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