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漫遊

魚戲荷香-黃媽慶木雕展 保留傳統及個人的創意

【大紀元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梅月台北採訪報導)黃媽慶說木雕是一條辛苦的創作的路,但他甘之如飴,創作展現他的想法與對生活的體驗;創作讓他關心生態與時勢,認識並珍惜台灣的美。以傳統技法加上自己的技術,保留傳統味道及個人的創意,才是創新。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將於1月21日~2月28日假該堂一樓藝廊展出「魚戲荷香-黃媽慶木雕展」,歡迎參觀。

黃媽慶表示,他出生於傳統藝術重鎮-鹿港。他在十四歲時就跟隨埔頭街木雕師傅王錦宣學習雕刻,奠定了深厚紮實的傳統木雕技藝功力,並參與廟宇木雕工程。由於出生於淳樸的鄉下,對於記憶中的田園生活留有深刻的印象,因此對自然生態特別觀察,便以鄉村景物為題材,開拓木雕創作獨特的技藝風格。

黃媽慶的木雕創作,從荷花系列、葉子系列到瓜果蟲鳥系列,都是以「田園組合」為範疇,從田野的荷花、苦瓜、蓮耦、絲瓜、瓢蟲、蝸牛、麻雀、青蛙、螞蟻、水鳥、魚…,都是他的創作靈感。此外他對台灣自然生態環境的關注,如濕地、金門的黌魚、七股出海口的黑面琵鷺等。藉由一刀刀的雕琢,提醒對大自然的保育人人有責。

黃媽慶老師一路走來,始終把作品表現出自然簡單,每一刀都是情感豐富、線條動人,呈現他歷經歲月的磨練,生活中領悟經驗的累積所達到的藝術境界。

藝如其人,敦厚樸實的黃媽慶,其木雕特色在保持原木的樸實無華本質。題材大多是農村常見的瓜果、昆蟲之屬,流露其熱愛自然的本性,作品也都樸實無華,在平凡無奇中,更見一種寫意、優雅的情調。



黃媽慶作品栩栩如生。(黃媽慶工作室提供)

以木紋原始肌理構思,再將構圖融入造形之中,讓每件作品都各具意涵。創作的範圍從平面到立體,從陰刻、陽刻到浮雕、鏤空雕、圓雕、一體成形、複合媒材….。以最初的堅持, 努力展現每個作品最美的竹林、荷蓮、魚蝦、鳥、蝸牛,有誰想到堅硬的木頭也能栩栩如生的展現蝸牛紋理之柔軟;在殘荷枯葉中,看似生命到了盡頭的終了,卻在殘葉中發現滋長蜻蜓;魚擺尾翻身,在彰木上悠遊自在帶動水的漣漪。黃媽慶呈現作品之特色,在於保持原木樸實無華之本質,以大自然為創作靈感,讓作品充滿強韌的生命力與生活的體驗。

黃媽慶木雕創作發展於日式欄間雕刻外銷的年代及文化產業的轉型,所以觀賞他的創作有如集鹿港傳統木雕技藝與現代木雕文化創意產業的大成。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