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教

埔里紙教堂丁芳池 傳達社造感人故事

【大紀元1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縣27日電)南投埔里鎮「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所在地,為地方已故耆老塗丁芳家族所有,見學園區特別將紙教堂旁的生態池命名為「丁芳池」,期望讓更多人知道紙教堂發展的感人過程。

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今天為「丁芳池」舉辦揭幕感恩會,並邀請園區所在桃米社區的年長者在園區餐廳餐敘,社區父老以欣喜的心情參與,共同見證紙教堂園區為社區帶來的生機與願景,氣氛溫馨。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表示,紙教堂目前所在地,為已故的桃米社區塗丁芳家族所擁有。這塊位於桃米田份仔的土地,是佃農出身的塗丁芳在耕者有其田政策實施後,由原地主手中放領而來,塗家所需稻米均仰賴這塊田地,有著家族重要的共同記憶。



埔里鎮紙教堂所在地為地方已故耆老塗丁芳家族所有,紙教堂園區27日將園區生態池命名為「丁芳池」紀念,丁芳池的兒子塗龍雄(右3)與社區民眾一起揭牌。(中央社)

也因一輩子在此打拚,塗丁芳對土地有著深厚感情,民國92年塗丁芳臨終前特地交代兒子塗龍雄,千萬不能變賣這塊土地,如果有機會,可以朝著對社區有意義、有貢獻的方向去運用。

當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為尋找紙教堂落腳處而拜訪塗龍雄時,他認為紙教堂園區的設立,與父親對這片土地的期許不謀而合,慨然允諾長期租賃並配合相關法令申請,從而有了今日紙教堂園區的發展。

為紀念塗丁芳並感謝塗龍雄的支持協助,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特別將紙教堂旁新規劃的生態池命名為「丁芳池」,期望讓更多人知道這段感人的過程。

丁芳池旁樹立著蜻蛉造型的木製紀念牌,記載塗丁芳提供土地嘉惠地方的故事。揭牌儀式由塗龍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及社區父老共同主持,廖嘉展並致贈感謝狀給塗龍雄,表達謝忱。

塗龍雄致詞表示,廖嘉展、顏新珠夫婦是桃米社區的貴人、救星,在九二一地震之後帶領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投入社區的重建與營造工作,讓社區得以新生並帶動地方的發展。

紙教堂是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移築自日本阪神地震後作為重建基地的紙建築,基金會並成立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自97年9月21日正式營運,扮演社區重建、社區產業、生態社區和社區營造的交流場域與經驗平台,目前1年造訪的遊客已突破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