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長篇小說

魔窟逃生(33)

過了幾天,石建峰回來了,這次他沒有帶熟食,他早知道不用帶了。剛坐下,一聽說馮影勤在家,連忙起身來到他家,一把抓住馮影勤的手搖動說:「感謝,感謝……」

馮影勤打斷他的話說:「感謝什麼,我沒有什麼值得感謝的。不是你感謝我,我要感謝你才是,沒有你,我還得漂流在外,有家不能歸呢。」

石建峰有一肚子感謝話要說,又咽了下去了,他明知是馮影勤是叫自己不要說出來,也許這就叫天機不可洩露吧。他忙改口說:「馮老哥,虎子他們把生產隊搞得這樣好,你看下一步該怎麼辦?」

「我就在望你回來商量這事。你這次回來不準備走了吧?你可能還要辛苦一趟。你去把在家七個男子的全家人都帶回來,其他人叫他們暫時要安心在那裡,只要願意回來的,在適當的時候再接他們回來。你看如何?」

「我是不準備回去了,經你這一說,我非去不可。這樣安排太恰當了。老哥要是當一員大將,定是百戰百勝。」

「過獎了。虎子隊長已近四十歲的人,正是成熟時候,你還是和他商量一下。」

石建峰把馮影勤的建議向虎子說了,他連連點頭。石建峰在家住了一天,去田地看了一遍,第二天又動身去了江西。大約一個星期,他從江西帶回男女老幼二十六人。

六一年秋後,其他隊的社員們,虛弱的身體逐漸得到恢復。西村人已身強力壯,而且陸續生下幾個小孩,這是三年大饑荒期間所沒有的。

大災難過後,劉少奇身處第一線,大抓起糧食來,他把自留地還給社員,又增加了一倍,這叫擴大自留地。又規定三級所有制的分配原則,生產隊為基礎。每人每年三百斤原糧,留作口糧,把多餘的糧食上繳國家。公社大隊名存實亡,這一規定大得民心。儘管如此,社員在生產隊上工,還是出工不出力,生產隊的土地產量,遠遠低於自留地的產量,這是因為社員對集體失去信心,缺乏積極性。劉少奇看到這一點,於一九六二年,乾脆把生產隊的土地全部分給社員,取名曰「三自一包,四大自由」,不叫分田「單幹」,共產黨最忌諱「單幹」這個詞。現在叫單幹,共產黨不是倒退了嗎,共產黨是勇往直前的,從未倒退過。二十年後,毛澤東死了,鄧小平也不願用「單幹」這個詞,把它叫做「責任田。」這種做法是共產黨的本性所在,他們把原屬於農民的私有土地,如地主的土地一樣強佔去,始終不願還給農民,以至開放後,又把土地賣給投機商,農民沒有一點使用權利。名曰:土地屬於國有,其實就是屬於它共產黨。

馮影勤認為把逃難在江西的社員接回來,時機已到。於是向石建峰建議,石建峰二話沒說,直奔江西景德鎮。在江西的社員聽說包產到戶,個個興奮不已,紛紛去通知所在的各處社員。不到兩天時間,各自謝過本單位老表,陸續回到離別三年的小東山西村。(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