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真情

青松絮語:居所

傍晚,和朋友們出去吃飯。車上,大家一路說說笑笑,偶爾看窗外,一輛房車正停在山腳下。

對房車,我一向都心存疑慮。空間那麼小,住得肯定不舒服。而且,水電的供給也未見的充足。最讓人不安的是,居無定所的生活似乎沒有根,心裏會空落落的。當然,每個人的生活總會有所波動,有時候漂泊在所難免,但最起碼累了還有個家可以回。房車,能算家嗎?

朋友笑我太保守,說住在房車裏的人才是最瀟灑的。他們無牽無掛,隨遇而安,看遍天下最美的風景。他們的生活永遠都是多姿多彩甚至是神秘的,因為不知道會看到什麼景色或遇到什麼人。這樣的生活,也少了人際關係的煩擾,每天見到新朋友,沒有什麼利益上的牽絆。

我被朋友說到最後,也十分認同自己很老土。朋友總結一句,說「房即是車,車即是房」。雖是說笑中隨意的話,卻給人大徹大悟的感覺。生命就是一段旅程,哪怕我們緊緊抓著家的牽掛,最終還是要一步步走完命運安排的旅行。所以,停留在一處並不代表沒有在動。

對家,普通人都有一種說不出為什麼的依戀。無論我們走得多遠或離開多久,回家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也許這真的應了神話中講的,每個人都曾是天上的生命,做了錯事被貶下凡。對曾經樂土的思念,在塵世間便化為對家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眷戀。

想想這一切,家的概念似乎都不一樣了。昂貴華麗的別墅比輛房車又高明多少呢?世上的那處居所,並非真正地屬於我們。我們所擁有的不過是幾十年的逗留,生命最終是要回歸的。所戀戀不捨的東西,恰恰是拉住我們的繩子,只有放下了才能回到真正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