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紀實文學

血紀(438)

下集-第五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笫四節:柳暗花明(4)

1988年的夏天,在工具車間前面的空壩子上,搭起了半露天鈑金臨時工棚。夏天多暴雨,然而在這裡,燈光和焊孤光交織著送走了一個月的不眠之夜,即使大雨滂沱也從來沒有打斷過這裡的夜戰。

第一台客車和第一台越野汽車相繼問世,當鰲戰了整整一個月,臉色蒼白的志願兵們,歡呼本廠建廠以來第一代獨立製作的換代產品誕生時,胖左派也不禁為之驚歎:「李倫的兩刷子農汽廠起死回生有望了。」

樣車的第一個顧主、公安部裝備處的處長趁飛機專程從北京趕來,認為在當時農汽廠的簡陋條件下,僅靠手工製作,短短一個月內開發出兩個品種實在不容易。他認為雖然第一台樣車問題百出,但一股拚命精神是國營廠職工所缺的。就憑這精神,專用車就有了希望,當下簽訂了兩百台的訂貨合同。

在一千多職工工資低微,人心渙散,既無模具又缺焊裝條件下開始,第一台樣車就像學畫的孩子用心描出,遠遠看去整個越野車似乎有近代的味,但經不起走近了細看。

細看車的外觀,車殼的外表並不對稱。車上腰線像蚯蚓起伏不直,車的平整度僅用鋼尺比劃了一下,凹坑和凸包之間相差了十幾毫米,找來經驗豐富的油漆工看,要填平這種差距需20毫米厚的膩子灰。門與門框的高度差,至少也有十個毫米以上。

門是鎖不上的,如果用力的鎖上,那麼就打不開了。車身上相鄰部位不相吻合,留著很寬的縫隙。搖窗機就更糟了,裝上去以後,是不能搖動的,勉強的搖動,那麼內襯的防水膠條不是擠在一堆,就是脫落。

那負責冷作的鐘師傅,圍著車反覆細看琢磨!也低聲的歎氣道:「這樣的車,拿去交給用戶,別人怎麼會要?我看乾脆從新來過。」

然而很懂得「士氣可鼓不可洩」,「凡用賞者貴信於耳目之所聞見,則所不聞見者莫不陰化」的道理。!李倫專門召開了樣車的評議會。

幾十個由設計、工藝、和工人組成的評議小組,圍著車身數落著這個樣車一百多條的不足,他叫技術員作了詳細的記錄,一方面他佈置了下一輪製作的整改條款。另一方面,召集黨政工聯席會議,作出「特別嘉狀令」對於樣車的主要製作人和技術人員實行嘉獎。並且令樣車披紅戴綠的繞工廠一周。

在會上他說:「我們必需對這種拚命精神加以激厲,否則我們的事業就會在冷嘲熱諷中死亡。你們知道這兩個樣車雖然帶著許多的缺陷,但它是我廠有史以來自己製作的換代型越野車,這是我們廠的產品方向,也是我們活出來的希望,這就是我們要大張旗鼓表彰宣傳的理由。」

在會下他還說:「我曾經把一句巴頓將軍的話當成了座右銘:「沒有不好的戰士,只有蹩腳的將軍。」他的這種熱情評價,曾被人當作攻擊他的政治把柄,這對中共僵死的官僚體制是一種叛逆。

嘉獎令頒發的第二天,他召集了得獎的志願者說:「今後你們就是新車型的基本施工骨幹,你們手中決定是著農用汽車廠的生死存亡。」他逐一的數落樣車的毛病,規定出,車身的平整度,門鎖,風窗搖機三大整改的主攻方向,他說到這些致命的毛病顯得特別激動,他說:「這樣的產品拿給用戶豈有不罵娘的?為什麼國營企業多了幹不好事的公子哥兒?臨到工廠生死存亡的關頭,不能再耍這種公子哥兒氣了!」

其實工人們的隋性容易改變,最難的,也是最怠墮的是這架由黨委,工會行政組成的龐大管理機器,包括黨委書記,工會主席和副廠長在內的十一個在上級卵翼下的天之嬌子。面對商品大海裡將淘汰的工廠,這些人從來沒去鑽研一下解決問題的方案。

也難怪,上級規定他們的職責,就是「指導」並掌握企業政治方向的。說白了,就是貫徹中共統治利益的。扭虧開始,為扭虧而開的辦公會,他們指手劃腳的亂說一通,讓幹事的人畢恭畢敬的聽他們訓示。

會議不客氣的把具體的任務分派給他們,並限定他們完成的時間,寫在會議紀要上,作為會後執行會議決議的書面依據。於是平時慣於用鞭子抽打別人的人,在扭虧非常時期不得不忍氣吞聲接受李倫甚至他的手下人的指派。

但,虧損的危局逼迫他們,他們只有悄悄背著廠長向委任他們的主管局數落李倫,說他凌駕於黨委之上,是嚴重違反組織的行為。於是李倫處在領導班子的冷彈伏擊圈子中,古人云:「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扭虧雖然打響了,可他感覺自己處在各方面的夾擊之中了。

越是向前發展,這種「夾擊」會越來越厲害。他既然沒有能力搬掉這些絆腳石,就只能聽命小人們的夾擊。在他的事業順利的時候,反對他的人會躲在陰暗的角落裡向他施放冷箭,一旦他的事業稍有失利,他便會遭到痛打落水狗那種圍殲。(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