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鄭和下西洋鐵證 明朝錢幣肯亞現蹤

【大紀元2013年03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馮德成綜合編譯報導)科學家表示,一枚600年前明代的中國錢幣,日前在肯尼亞的曼達島上被發現,這表示在歐洲人還沒有到達非洲的多年之前,中國和非洲之間已有了貿易關係。

這枚被稱為「永樂通寶」的小錢幣是由銅和銀鑄造的,中間有一個方孔。明朝永樂皇帝(明成祖)的在位期間是1403到1425年。根據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網站,永樂皇帝派遣了許多中國的探險家到國外,包括著名的海軍上將鄭和去印度洋探索。

據史書記載,明成祖對與印度洋地區國家從事政治和貿易往來很感興趣,屢次派遣鄭和下西洋前往這些地區探險。鄭和自1405年(永樂三年)起七次下西洋,300艘船組成的船隊曾遠赴東南亞、印度、中東,最遠到達非洲。

非洲人類學菲爾德博物館的館長庫辛巴(Chapurukha M. Kusimba)博士說:「在許多方面,鄭和下南洋都類似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去美洲。有這樣一個錢幣證明鄭和來到了肯亞實在太好了。」庫辛巴還說,「在東非能夠找到中國的貨幣是非常、非常罕見的。」

他告訴《芝加哥太陽報》說:「這發現即使是假的也非常令人興奮。它說出了那時商人們之間的競爭,這種競爭到今天仍可見到。」

根據菲爾德博物館的資料,永樂皇帝去世後,中國便停止了探索和交易。這便讓探險的主導地位拱手讓給了歐洲人,也讓歐洲國家進入了帝國時代。

美聯社報導,參加探險隊到曼達的研究成員來自肯亞、賓州和俄亥俄州。他們還發現了比此錢幣更早的其他文物和人類遺骸。

根據博物館的記載,從西元200到1430年,曼達有一個比較先進的文明,過後便不再有人居住在那裡了。

庫辛巴說:「我們希望這個和未來到曼達的探險隊,都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告訴我們那時的市場交易和城市中心的政治經濟是如何出現的,如何通過生物、語言和歷史的方法去研究這些問題。」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