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服貿協議產業反彈大 臺立院擬逐項審查表決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3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綜合報導)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21日簽署,引起臺灣產業界反彈聲浪。立法院25日朝野協商達成共識,服貿協議本文應經立法院逐條審查、表決,審查通過前不得生效。

臺灣出版業界反彈聲浪大

國策顧問、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24日針對服貿協議再發出第三封公開信「我們來拯救自己安身立命之地──黑箱子打開後,曝露了更惡劣的實況。我們只能掌握最後的自救機會! 」他說,從六月二十一日傍晚,「我看到簽署公布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內容之後,發現政府這次遠非不對等開放印刷業而已,還有更多讓步將對臺灣出版產業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驚駭之情久久難以平復。 」

郝明義批評,在出版相關產業鏈上設定的談判目標、策略和方法,我們看到的臺灣政府,不但是閉門造車,而且是盲人駕車。他表示,照這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臺灣的書刊發行、書刊零售通路全面無條件向陸資開放,但大陸的書刊發行、書刊零售通路沒有對等開放。

海基海協兩會在上海簽署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這樣的協議在台灣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圖為民眾觀看書店中販賣的文創小物。(中央社)

他說明,中國大陸對出版、印刷、書刊發行與零售,有等同國家安全的高度重視,三者都是特許行業,並且一條鞭管理。但臺灣卻把這些行業等同於一般服務、零售業對待;臺灣政府向對岸要求任何開放,他們像是在考慮開放自己的軍火市場一樣地寸土不讓;他們向臺灣政府要求任何開放,臺灣像是在准許他們來開麵包店一樣地毫無所謂;把連書刊發行和書刊零售業都一古腦無條件開放給他們,讓他們攻佔臺灣的文化核心。

另外,中(共)國對出版業有「書號」控制,對印刷業有「書刊准印證」控制,對發行零售有特別「許可」管控,臺灣不思如何突破,只知道接受對岸的現實,某些情況下,還形同為對方政策辯護。他強調,臺灣本來就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出版相關產業尤然。臺灣對陸資不設任何限制,無條件讓陸資可以來臺灣「獨資、合資、合夥及設立分公司等」任何形式在臺灣設立商業據點,提供服務;「對出版相關產業的許多小企業,形同由政府主動製造了大量被消滅或併購的命運。」

郝明義說,不能讓一群對歴史沒有縱深視野,對文化沒有價值體認,對開放沒有戰略思維的官僚所糟蹋。他強調時間還來得及,我們必須採取行動,透過立法院把「印刷及其輔助服務業」、「書籍、文具批發業」、「書籍、文具零售業」這三個行業在大陸沒有相對等的開放之前剔除。政府說什麼很難要求對岸重啟談判,那是他們的事,讓他們自己去處理。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21日定案,勞工團體舉行記者會表示,服貿協議將影響近600萬從業勞工及其生計,他們呼籲:「沒準備,別上路!」(攝影:陳柏州/大紀元)

臺灣印刷暨機器材料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陳江水表示,印刷與政治思想關係密不可分的,倘若開放中國印刷業者到臺投資,他相信中國不會傻傻做包裝這一塊,對岸投資的產業別一定是文化印刷,「這是為統戰與統一來打先鋒」,臺灣人民要特別注意。

中華彩色印刷董事長張中一指,在中國印刷業與出版業是屬於特許行業,必須經過審批,包含內容、書號、准印證等,但臺灣在88年(1999)就結束「出版法」,因此臺灣的出版是自由開放的環境,中國的印刷業者卻有很多限制,一旦市場開放就會產生不對等的情況。

文化界人士21日在凱達格蘭大道抗議,呼籲馬政府應立即暫停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攝影:陳柏州/大紀元)

秋雨印刷總經理陳俊德表示,印刷業在中國屬於意識形態的行業,要印雜誌一定要有書刊准印證,這和開放的臺灣是不對等的。他說,目前在臺灣印刷業已產能過剩,若讓中(共)國資金投入,勢必導致本地印刷業更過度競爭,讓廠商面臨歇業困境,造成勞工與社會問題。

立院擬逐項審查表決服貿協議

立法院朝野協商達成共識,服貿協議本文應經立法院逐條審查、表決,協議特定承諾表應逐項審查、表決,不得全案包裹表決,非經立法院實質審查通過,不得啟動生效條款。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賴士葆表示,黨團本來就贊成服貿協議逐條、逐項表決,充分表達民眾意見,希望協議禁得起考驗。

行政院長江宜樺則認為,服貿協議談判是臺灣邁向國際化、追求自由開放、提升整體國家競爭力重要工作之一,希望所有部會加強對外宣導與溝通,這對未來下一步臺紐等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與簽署〈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是關鍵一步、重要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