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您知道中華民國編號 NO.1身分證是誰?

人氣: 207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4年0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你知道誰擁有中華民國編號 NO.1 的身分證嗎?」中華民國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臉書【中正Q&A】日前有這麼一個有趣問題,答案是前總統蔣中正是第一位領中華民國身分證的國民。

蔣中正(1887-1975)領導革命 誓師北伐

臺灣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係為紀念前總統蔣中正而設立,中正紀念堂官網顯示蔣中正(1887-1975),浙江奉化溪口鎮人(今寧波市區西南方)。蔣9歲喪父,其少年時期在母親與外祖母陪伴下度過。傳統社會重視族譜纂修,民國7年(1918年)蔣氏宗譜修訂,孫中山手書「廣慈博愛」橫幅致贈,上款「蔣母王太夫人修譜紀念」,下署「民國七年九月孫文敬題」。

蔣中正總統十七歲就讀鳳麓學堂時留影。(臺灣中正紀念堂)

民國6年(1917年)7月孫中山赴廣州領導護法,海軍首先響應。策動海軍之經費來自於德國公使,資金由孫交蔣在上海一手經理,開啟蔣與上海金融界建立聯繫管道的契機。孫中山因後繼無援,革命大業充滿挫折及挑戰。民國11年(1922年)陳炯明公然叛變,炮擊廣州總統府,孫中山倉促避難於永豐艦;蔣奉孫之「事緊急,盼速來」電召,星夜自滬馳赴廣東,在永豐艦上協同指揮作戰,隨侍孫脫險。蔣將此段經過寫成《孫大總統廣州蒙難記》,並請孫中山作序,成為眾所周知的史實。

「勇敢、誠篤、知兵事」是孫中山對蔣中正的評語,勇敢、誠篤為人格特質,知兵事卻是特殊才華。對孫中山而言,蔣不僅忠誠可信,知兵事更符合革命需求。孫認為他領導的革命失敗原因,在革命黨沒有自己的武裝勢力,故認為今後革命黨應以培養自己武力為首務。孫最終將革命希望寄託於蔣,並交付其建軍重任。擔任黃埔軍官學校校長一職,遂成為蔣發揮軍事長才及崛起政壇的重要基礎。

民國14年(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時,蔣中正尚未躋身國民黨權力核心。廣州政局由胡漢民、汪兆銘、廖仲愷等人領導,但蔣的軍事表現(兩次東征)讓他英名在外,在低階軍官及一般黨員中累積了不少追隨者。當時共產黨在國民黨內部及軍隊中發展組織,國民黨內矛盾逐漸增加。隨著廖仲愷遇害、胡漢民出國,權力落於汪兆銘之手。後發生「中山艦事件」(民國14年永豐艦改稱中山艦),蔣認定此為共產黨的陰謀,遂逕行戒嚴處置,終迫使汪兆銘離開廣州前往法國。自此蔣成為繼承孫中山志業之黨、政、軍領導人,旋即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並誓師北伐,開展革命事業新進程。

民國26年(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發生,中日戰爭開始。(臺灣中正紀念堂)

蔣中正領導抗日

民國26年(1937年)7月7日,日軍在河北宛平縣盧溝橋製造一起日軍失蹤事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蔣中正委員長在盧山,與各界賢達舉行談話會,認為此事件不僅關係中國存亡,且將繫人類禍福,因此他嚴正宣示「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中國雖弱,面臨可能亡國滅種危難,遂奮起抗戰。

蔣堅強不屈的意志,大出日本軍閥意料之外。蔣知己知彼,訂定持久抗戰、苦撐待變、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之以弱擊強戰略。

民國27年(1938年)11月10日蔣在日記內指出:「制倭之道,在我,以毅力與信心堅持到底,即堅忍不拔之志,取得最後勝利;在外,則望英美聯合,激起國際干涉,使敵獨霸東亞與克服中國之野心喪失是也。」

民國31年(1942年)1月1日,中、英、美、蘇等26國在華盛頓簽訂反侵略宣言,結為同盟國。蔣中正領導中國軍民獨立抗戰的卓越表現,獲得同盟國認同,推舉其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國躋身四強之一。

民國31年2月,蔣委員長訪問印度,國軍入緬協同英軍作戰,中國國際聲望日隆。美、英兩國遂於同年10月9日通知國民政府,願自動撤消在華治外法權及其他有關權益,與中國另訂平等新約。翌日國慶日,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宣布此項消息,全國同胞無不鼓舞歡欣。

民國32年(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新約分別在華盛頓及重慶簽字,中國受不平等條約束縛與恥辱達百年之久,至此終得湔雪。不平等條約廢除後,蔣發表《中國之命運》一書,詳述不平等條約由來及其對民族發展之嚴重影響,復警醒國人,隨著國家獨立自由地位的獲得,國民的義務感與責任心更應加強;書中並對建國事業作了具體規劃。

民國32年11月22至26日,蔣中正以國民政府主席身分,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於埃及首都開羅共商合力擊潰日本大計。12月3日中央日報登出會議公報全文(通稱「開羅宣言」),指出對日作戰宗旨之一是「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並於「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獨立」。

民國34年(1945年)8月14日,蔣發表抗戰勝利廣播,正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宣示為了戰後世界和平,對日本「不念舊惡,與人為善」,將日本軍民安全遣返回國,日本新聞媒體將此解讀為「以德報怨」,貼切形容蔣對日寬大之理念。戰前中國參與國際事務機會有限,意見不受重視;抗戰勝利後,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會談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世界和平與安全肩負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抗戰期間,蔣領導國家在外交上締造的輝煌成就。

民國35年(1946年)10月25日為臺灣光復一周年紀念,蔣主席伉儷接受臺灣同胞歡呼。(臺灣中正紀念堂)

蔣中正經營臺灣,作為反共基地

民國38年(1949年)初,在內外交相施壓的困境中,蔣中正經多日長考,於1月21日毅然引退,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並與中共和談。

此為蔣軍政生涯中第三次下野,隨即轉返浙江奉化故鄉。然而,蔣中正對國共和談不抱持任何幻想,因此下野前夕即對未來局勢預作全盤佈置,計劃「另起爐灶,重定革命基礎」,尤將重點置於經營臺灣,作為反共基地。

蔣做了一些安排與部署,首先指示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將庫存金銀由上海移出,轉移至臺北、廈門等地存放;其次,進行黨政首長人事調整,如任命陳誠為臺灣省政府主席、蔣經國為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傅斯年接掌國立臺灣大學等,其中以陳誠出掌臺灣省政(後又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最具重要意義。

臺灣大學為日治時期臺灣最高學府(臺北帝國大學),傅斯年夫人後來回憶道「正在那幾天裡,蔣總統命孟真(傅斯年字)前往臺灣,接掌臺灣大學。孟真本早有決心,以身殉國,但念及設能藉此機會,接出困在北平的學人,同去臺灣,群策群力,整頓臺灣大學,豈不可遂書生報國之志?便決心就臺大校長的職務」,為國家科學、教育與學術留下生機。有人認為在此空前危局中,陳誠與傅斯年係蔣為確保臺灣復興基地所打出的兩張王牌。

民國37年(1948年)前線戰況緊急時,時任行政院長兼故宮博物院理事會理事的翁文灝邀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兩院在南京密商保護故宮古物安全問題。會後教育部部長朱家驊向蔣報告,蔣立即指示將故宮、中央博物院兩院珍貴文物,連同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善本書籍全部裝箱運往臺灣,並派軍艦協助運輸,以保全中華文化精粹,當中即包含舉世聞名的殷墟考古發掘及明清內閣大庫檔案等重要史料。

蔣下野返鄉休養期間以國民黨總裁身分指揮應付危局,陳誠不僅與蔣保持緊密聯繫,還經常致電蔣氏請示軍政方針並報告臺灣現況。陳主臺一年間,具體政績包括兩次召集全省行政會議、實施入境管制、糧食增產與整頓公營事業、實行三七五減租、改革幣制、推行計劃教育,並準備實施臺省地方自治等。面對大陸百餘萬軍民先後渡海來臺,陳推動的許多措施有效地將混亂局勢導向正軌,臺灣軍政局勢漸趨穩固。

民國42年(1953年)西螺大橋通車,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與蔣經國親往巡視,步行通過全橋。(臺灣中正紀念堂)

蔣中正意欲建設臺灣成為三民主義模範省,作為重建大陸之藍圖

民國38年(1949年)國軍在金門古寧頭及舟山登步島兩場戰役獲勝,暫時遏止了共軍的攻勢。面對臺灣海峽的阻隔,中共雖不敢再輕舉妄動,仍大張旗鼓地聲言要「解放」臺灣。

蔣中正決定將海南島及舟山群島的國軍撤出,集中全力防守臺灣。韓戰爆發後,美國派出第七艦隊中立臺灣海峽,逐漸造成兩岸分治的情勢。中華民國政府開始推動「反共抗俄」基本國策及政治宣傳,以國家民族的生存為訴求,將對抗中共的內戰與國際上美蘇對決的冷戰作連結,穩固其統治基礎。

蔣撰述了《反共抗俄基本論》及《蘇俄在中國》兩部書,其中《蘇俄在中國》有多種不同語文翻譯,蔣在會見國際訪客時,常以此書作為禮物致贈。在冷戰年代裡,蔣成為東亞堅定反共的重要象徵,這不僅是國際間對他的普遍印象,也是他真心堅持的信仰,此形象經常藉著他接受報刊雜誌的報導披露出來。

韓戰結束後,臺灣忠實地作為美國盟邦,美國委由國軍發展黑蝙蝠中隊、黑貓中隊等敵後偵搜活動。前者任務以低空搜查為主,空投心戰傳單、文告、號召起義來歸證、救濟物資、米袋、救災口糧、收音機、玩具及報紙等,藉以傳達臺灣對大陸同胞關懷,並堅定反共復國決心。除此之外,偶爾也會空降敵後工作人員。兩岸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軍事鬥爭態勢,至民國47年(1958年)「八二三砲戰」達到高峰。

「你知道誰擁有中華民國編號 NO.1 的身分證嗎?」中華民國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臉書【中正Q&A】日前有這麼一個有趣問題,答案是前總統蔣中正是第一位領中華民國身分證的國民。(臺灣中正紀念堂臉書)

蔣常巡視金門、馬祖等前線軍事基地,並主持各項演習。另外與由日本軍事顧問組成的白團以及美軍顧問團合作,進行軍事教育訓練,並協商防禦與反攻大計。民國50年代初期,蔣親自主導「國光計畫」,紙上作業之餘,確曾進行多次實兵演練,為反攻大陸付諸行動實踐,惜因美國的阻撓,加上到1960年代中,中共已發展出核武,使得此一計畫被迫終止。

蔣中正意欲建設臺灣成為三民主義模範省,作為重建大陸之藍圖。政治建設上,蔣以地方自治作為政府遷臺後的首要施政重點,著手進行縣市議員與縣市長之民選。每次選舉必然與夫人一同前往投票所投票,並接見當選之民選縣市首長或議長。

經濟建設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前後陸續推動一系列土地改革,以較平和的方式鼓勵地主投資工商業,為有效推動經濟發展,政府採取計畫經濟的模式,至民國61年(1972年)共完成五期經濟建設計畫(一期4年),推動工業化及出口貿易擴張,成為往後臺灣經濟貿易型態基礎。這段時期美援在資金與物資上的挹注頗為可觀,對穩定社會民心也頗有助益。

蔣中正於民國46年(1957年)首度提出臺灣觀光建設之建議,包括整理風景區環境、修建旅館、改善交通、推行不二價運動等,同時注意各地環境衛生,以吸引外籍旅客及僑民來臺觀光。在文教方面,政府遷臺初期,蔣有感於臺北文教設施缺乏,並為推動民生主義文化建設,指示教育部長張其昀規劃設立「南海學園」,內有歷史博物館、藝術教育館、科學教育館、中央圖書館、教育資料館、教育廣播電臺等社教機構。

而後中共在大陸掀起文化大革命,蔣即倡議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舉凡整理、編印古籍,譯介西方名著,訂定「國民生活須知」、「國民禮儀範例」等工作,均影響深遠。在國內政情趨於穩定下,蔣中正為提高國民教育水準,改進人力素質、充實國力,指示推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並在民國57年(1968年)正式實施,奠定臺灣在1970年代經濟起飛時之人力資源基礎。

民國64年(1975年)4月5日,蔣中正因突發性心臟病於臺北士林官邸逝世。教育部向全世界知名華人作曲家公開徵曲,最後選中由李中和教授作曲、張齡填詞的「蔣中正總統紀念歌」。歌詞為:「總統 蔣公,您是人類的救星,您是世界的偉人。總統 蔣公,您是自由的燈塔,您是民族的長城。內除軍閥,外抗強鄰,爲正義而反共,圖民族之復興;內除軍閥,外抗強鄰,爲正義而反共,圖民族之復興。蔣公!蔣公!您不朽的精神,永遠領導我們;反共必勝,建國必成,反共必勝,建國必成!」

(責任編輯:孫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