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

飛越死亡的懸崖

前言:

我和白曉燕認識是從她寫了一首詩「等待花開」,刊載在「恩語」上,我看了有所感動,就用同樣的題目寫歌一首歌「等待花開」,也刊載在「恩語」上,曉燕看了有所感動,就要她的妹妹白際濤聯絡我,隨後她從上海打電話到亞特蘭大給我,這樣開始的。

那一晚我們聊了將近四十五分鐘。

在接著的半年間,我們互相鼓勵、彼此代禱,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面,現在,已經無法見面了。

本文:

人生最大和最後的衝擊就是死亡。

當一個人知道自己不久就要死亡,那種內心的恐慌懼怕,孤單無助,空洞無奈的紛亂,會強烈的壓迫著他的心神。

不論是年紀大的或是年輕的,任何人都無法避開這樣的惶然不安。

更何況,如果一個人年紀尚輕,卻必須面對死亡,那心中的怨嘆不甘願,那對家人親友的留戀捨不得,必然是一種無法遮掩的最大悲傷。

然而在她卻不盡然如此。

在這臨終之前的片刻,她說的是,不要為我哭泣,不要為我舉辦哀傷的追思禮拜,因為我的心,平安喜樂。

其實她在病床上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超過半年,在這段期間裡,她以堅強的意志讓自己活下去,那種「等待花開」的強韌精神,真的讓她一次又一次的度過了病痛的煎熬。

痛苦中,她無人可以依靠,沒有人能分擔她的劇痛,醫生也沒有治好她的能力,她一個人走在人生盡頭的懸崖邊。

病況的惡化讓絕望一再的衝擊著她。

讓大家驚訝的是在絕望中她並沒有失望。

因為,在主的愛和大家的愛裡頭,她一直沒有失去她的信心。

她為自己禱告,我們也為她禱告。

在這時刻,我們是一家人,是一體的。

我們沒辦法分擔她身體的痛苦,但是,我們可以分擔她心靈的孤單與紛亂。

逐漸的,我們可以從她的痛苦中,體會到她所散發出來的平安與喜樂。

這讓我們認識到在生死的關頭,信心所帶來的力量是何等的大。

我們很清楚的可以看見神在她身上所賜下的恩典,讓她可以不需掙扎、不需反抗的超越死亡的痛苦,平靜的、安然的投入了主的懷抱。

從死亡中,我看見了基督徒的福分。

因為神與她同在,主的愛圍繞著她,讓她飛越了死亡的懸崖。

既然因著信,她已經走出了紛亂,調理了死亡所帶來的打擊。

所以,按照她的心意,今天我們為她舉行的不是追思禮拜,而是離開人世的歡送禮拜。

附件:

給曉燕的最後一封E-MAIL。

「際濤姐,

  第一段是主題,二、三段,妳看合不合適自行刪減。

  看曉燕姐的情況,來做調整。

  或許妳可以先印出來,到達後唸給曉燕聽。

  願妳旅程順利,出入平安。

以馬內利

  主內 達宏 上

———————————————————————-

曉燕姐,

經常的,我為妳禱告。

禱告對我來說,是預備,是出發,也是結束。

重要的不是禱告將會給我帶來什麼樣的結果,而是藉著禱告,在自己的內心安置了一個安然的情境,因我知道主與我同在。

這是一段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的經節,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的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主耶穌基督裡保守你的心懷意念。」(腓立比四:6-7)

這是,我將一切交託在主的手中,自己就輕鬆了。

同樣的,這時候,將一切交託在神的手中,妳就輕鬆了。

我沒有去過天堂,但是,二十多年前,我在夢中很清楚的遇見了來自天堂的人,是一位一起長大的教會中的姊妹。

她在大學的時候遭遇了意外,離別了。

我很清楚的知道她已經不在這個世上,然而我一點都不害怕,甚至連一點點驚慌也沒有,我還問她「妳在那裡怎樣」。

當妳來看我的時候,我想我也會問妳相同的問題。

如果神同意,我會陪著妳走一趟,讓妳不至於心慌。

不要驚訝,在靈裡,這是可以的。

許多人的心和靈,都是和妳在一起的。

妳不是一個人,有我,和許多人陪著。

還有,我的手會一直握著妳的手。

直到門口,交給主。

主內 大哥 達宏 上 」@

附註:

1.因為經常不知道曉燕的病況,所以我要求曉燕的妹妹際濤姊對我的郵件先做篩檢,以避免不恰當的情況出現。

 「以馬內利」希伯來語,翻譯出來是「神與你同在」。

 

「主內」意指「同為信耶穌的基督徒」。

2.在教會中「兄姐」的稱呼是一種「敬語」和年齡無關。

3.「大哥」緣起於我和白曉燕E-MAIL往返中所論及「主內的家人」和「家裡的家

人」時,我說,在我的禱告中她已經在我家當了很久的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