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張致遠:中國足球改革的目標應該是世界盃嗎

【大紀元2015年06月27日訊】6月21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美國休斯敦訪問期間表示她現在是中國足球改革發展小組組長。從而肯定了《足球報》的兩篇關於劉延東掛帥足球的報導,而這兩篇報導曾被中國足球協會官方網站發表聲明指其為「虛假新聞」。

這番話的背景是在3月中旬,中國國務院提出《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提出一連串的宏偉目標,例如中期目標是國足躋身亞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強隊行列;遠期目標是申辦世界杯盃功、男足打進世界杯奧運會,一副雄心滿滿的樣子。

弔詭的是,劉延東任足球改革發展小組組長的消息由她說出,才內銷到大陸,成為媒體報導的題材,可見中國足球協會的緊張程度和禁忌。除了應景式的捧場喝彩之外,相信對重回舉國體制,很多業內人士都會不以為然。

中國足球的發展不是沒有重量級人物的「指示」,鄧小平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說過「 中國足球從娃娃抓起」的話,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足球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即便在筆者所在的鄉村中學,每週的《足球報》被全班傳看,對世界各國球星耳熟能詳,對中國國家隊也是熱愛有加。一下課操場上都是踢球的身影,可謂是形式紅火,當時甲A聯賽甚至有亞洲第一聯賽之稱。

直到九七年的「金州慘案」敗給伊朗,撲滅了全班的足球熱情,而後的比賽將中國隊想贏怕輸、缺乏應變與預案、指揮能力低下表現的淋漓盡致,號稱史上最強國家隊衝擊世界盃失敗。而班裡從此再也沒有組織過足球賽,都去看美國的NBA了。

1997年十強賽,可以說把舉國體制的弊病顯露無疑,中國足協則把責任推盡。之後中國足球跌至低谷,職業聯賽也陷入了低迷,欣欣向榮的球市遭遇寒冬。假球、黑哨、罷訓、罷賽等問題接踵而至並開始侵蝕著我們曾經給予希望的職業聯賽,球迷心灰意冷,贊助商揚長而去,足協卻冷眼觀潮,十強賽之後的中國足球進入了漫長的低潮期。

如同中共的所有改革一樣,足球改革最初是為了甩包袱,所以會有所放權。當由於放鬆管制,釋放出自身活力,創造出利益時,又會以管理之名行攫取利益之實。在中國足球走向市場化的過程中,始終擺脫不了中國足協——這個官僚機構的陰影。如同中國的經濟一樣,雙軌制導致權力和金錢交易氾濫,所以出現外行領導內行,以及官商勾結的投機主義。中國足球與許多舉國體制下的其他體育運動一樣,作用就是體現國家強盛,而不是基於民眾的身體健康為出發點來發展體育運動。

數十年來,中國用舉國體制培養體育精英,搞奧運戰略,以此來為中共制度合法性背書。而足球改革的真正目的應該是將這項運動從官僚機構的管制中解脫出來,將運動權還給社會,讓民眾真正享受運動的快樂。只有這樣足球才會在社會生活中落地生根,逐漸成為大眾的生活方式,而有了草根足球基礎,只要遵循足球的發展規律,不用再出「叉腰肌」之類的笑話,競技足球的成績自然不會差。

這種以高級別的官員為主導的改革,雖然提到「要讓校園足球、新型足球學校、職業俱樂部、社會足球等各種培養途徑銜接貫通」的話語,但在政績和以國家隊在世界盃的表現為目標的情況下,「舉國體制和市場體制相結合」 最終可能會成為舉國體制的獨角戲。而舉國體制是永遠伴隨著政令功利、官員干預的,這才是問題的症結所在。

劉延東此行也與NBA的官員會面,想來她也應該知道NBA可沒有政府的什麼高官來指導,但仍然發展成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籃球聯賽、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聯賽之一。所以說放鬆管制,真正完成足球的市場化才是明智之舉。

可以想像,在舉國體制下,在世界盃的考核壓力下,無數的人會撲向足球改革這塊蛋糕,賺得盆滿缽滿,而真正失去的是本應該在這項運動中獲得健康的體魄、運動的快樂的民眾。

責任編輯:孟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