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香港瑪麗醫院爆毛黴菌兩死

在港人處於食水含鉛的恐慌當中,香港瑪麗醫院爆發由真菌引起的「少孢根霉」感染,至今發現5個病例,分別經由皮膚及呼吸道感染,其中兩名病人已經死亡,正調查是否與感染有關。專家發現病菌經由醫院提供的被服感染,相信是來自提供被服的深灣洗衣房。

【大紀元2015年0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蔡雯文報道)昨日(20日)下午香港瑪麗醫院召開記者會交代醫院有住院病人感染毛黴菌個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今次引起爆發的是真菌中的毛黴菌,稱為「少孢根霉」,「如果經皮膚感染的稱為皮膚性的霉病,如果是從肺吸入就是類似肺炎的毛黴病。」瑪麗醫院至今發現5個病例,其中兩名病人已經死亡,兩名繼續治療留醫,一人已出院。

第一宗發現有毛黴菌感染是在今年6月23日,一名74男病人身上發現有皮膚的毛黴病。男病人5月在大陸進行肝移植,之後因為併發症返港看私家醫院,由於情況一直惡化,其後轉到瑪麗醫院進行體外輸氧,之後出現爆肺現象在肺部插管叫胸腔引流。6月22日病人胸腔引流的皮膚潰爛壞死,經過化驗在胸腔引流的附近皮膚發現少孢根霉,袁國勇說:「真菌尤其是毛菌,尤其是少孢根霉的感染,它是專門破壞血管的,它進入血管引起血管栓塞,令血流不到,沒有氧氣令皮膚變黑,很嚴重,這個病人兩天之後就過世了。」

第二位是49男子也是皮膚毛黴病,其本身有淋巴瘤及白血病前期,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手術,手術後需服用抑制排斥的藥物,令免疫系統受到抑制,在留院期間一直服用很多抗真菌的藥物,7月15日病人的頸部被發現爛得很嚴重,其後透過外科手術切除爛肉並驗出有毛黴菌。袁國勇形容培菌過程相當快,「16個鐘頭已經長滿像棉花糖一樣。然後發現有孢子囊,釋放孢子,小到5微米,而且孢子囊下面有假根,因此稱為少孢根霉。」

瑪麗醫院爆發少孢根霉

他表示根據過往記錄,一年平均有7、80宗毛菌感染但是少孢根霉一年僅1-2宗。而今年已經超過2宗,過往主要是在呼吸道,今次卻是經由皮膚,在7月16日開會研究後確定瑪麗醫院有少孢根霉的爆發,時間是在3周內發生,「2宗發生時間相隔21日,都是在瑪麗醫院發生,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而且同一類病人都是免疫系統受到很嚴重的抑制。」

之後便開始尋求源頭,檢驗病人的衣物、枕頭及被鋪等,及病房的空氣樣本,其後在病人使用過衣物中有31%可種出少孢根霉,而乾淨沒用的被鋪等,則有一成種出少孢根霉。其它使用過的物品及空氣等皆沒有種出「少孢根霉」,因此推斷是病人使用的被鋪有問題,也就是供應被鋪的深灣洗衣工場出現問題。

由於出現兩宗死亡的病例,當局再進行回顧性病例搜查,發現在6月2日一名42歲女子間質性肺炎,其呼吸道發現有少孢根霉。6月18日在其胸腔也發現有少孢根霉,病人最終7月14日去世。第二宗是一名50歲女病人,本身有急性淋巴血癌,曾進行骨髓移植,需要長期輸血,血液中有很高的鐵質,白血球則太低,其後在她的呼吸道也發現有少孢根霉。第三宗回顧病例是一名49歲女病人曾進行雙肺移植,也是需要服用抗排斥藥,其後也在6月24日其痰中找到少孢根霉。

袁國勇強調當免疫系統有問題,如果枕頭有少孢根霉也會吸入被感染。目前的2宗死亡個案未確定與少孢根霉有關。

深灣洗衣房停供應

除了在病房的被服發現有少孢根霉,在當局追查下,負責清洗被服的深灣洗衣場樣辦,同樣可以種出「小孢根霉」。而其它的洗衣房,例如是屯門、蝴蝶灣、壁屋及柴灣洗衣房,都沒有發現少孢根霉。這四處洗衣房約佔供應醫管局轄下醫院的六成被服。除了港島西聯網7間醫院,亦有另外8間醫院和診所由深灣洗衣房處理衣物。

袁國勇表示,已經停止深灣洗衣房供應被服,並進行消毒但不會停止運作。醫院管理局稱,昨日凌晨已將該院11間高危病房的被服全部更換,預計局方兩星期會有調查報告。

市民擔憂染病

曾在公立醫院做護士20多年的黃小姐表示,到醫院覆診,她對醫院還是有信心,「因為不完全屬於醫院範圍。有些衣服都是外判出去洗。不單是醫院,外面很多部門的制服也會外判出去做。」她強調最重是要正視問題,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羅小姐二個月大的嬰兒因心臟問題前幾天入院,她感到擔憂,「因為嬰兒免疫力較弱,又不會說話,如果他不舒服你也不知。我都有自己拿張小被子來包住他的表面,不用醫院的毛毯包裹。」她表示不會因為爆發病症將孩子轉院,「我相信這兒的醫生護士會把事情處理妥。」◇

責任編輯:王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