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國高中台灣人文獎 雄女史地組第一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6年12月06日訊】雄女學生陳彥汝、鄭育潔、范(水靜)文以「簡娥與張玉蘭之比較研究─探究日治時期左派新女性的處境與抉擇」拿下第16屆全國高中台灣人文獎史地組第1名。

賴和文教基金會於2001年開始舉辦「全國高中台灣人文獎」,鼓勵高中老師帶著高中生以學術研究的態度,對台灣語文、文史進行探討,找出在地故事,培養年輕學子對在地的人文關懷。

高雄女中由老師林亞璇帶領兩組學生參賽,分別研究「高雄旗津大陳實踐新村之身份認同與世代傳承」,及「日治時期左派新女性的處境與抉擇」,受到評審肯定,雙雙入圍決審,後者更榮獲史地組第一名。

陳彥汝等3人從研究雄女校史的班導師許聖迪聽聞兩名日治時代的學姊簡娥與張玉蘭因參加日治時代左派組織「農民組合」,涉及共產思想而遭退學的故事,加上自身觀察到在反課綱的運動當中,比較多積極的參與者多來自男校,使她們思考是不是這個社會的傳統觀念給了女學生比較多限制,而將近90年前的兩名學姊,又是如何擺脫乖乖牌的形象與社會的期待,踏進左派抗爭世界的?

陳彥汝等3人一頭栽進學姊的生命故事與日治時代新女性世界,花了許多時間心力閱讀整理相關文獻外,也得到大眾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簡明仁提供相關資料協助,從這些文獻資料,她們看見那個時代下,兩名學姊如何在殖民者、資本家、父權文化三重壓迫的處境中,尋求一絲動搖這樣三重壓迫的可能性,又如何在婚後和其他女性同樣的趨於現實,選擇回歸家庭。

林亞璇說,這樣勇敢的生命故事,這樣對底層農民的人文關懷,不僅撼動3名學生,也與賴和文學作品的抵抗性、反殖民、人道主義相互輝映,獲得評審肯定。這項論文2萬多字費時1年完成,是研究所等級的水準。

主筆論文的陳彥汝向媒體分享創作過程,回想創作所承受的壓力,還一度哽咽。(轉自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