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新聞(卑詩)

忠孝仁義 程國強教授的瀟灑人生

家族三代獲總統祝福 難忘溫哥華的崢嶸歲月 不卑不亢捍衛中華民國

【大紀元2016年06月10日訊】僑居溫哥華的程國強教授(James Kuo-Chiang Cheng),擔任過加國大學教授、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作家,曾是中國國民黨十九大代表,現任臺灣中央評議委員、中國文化大學華岡教授。身為抗戰將領後嗣的程國強,有人稱其「老頑童」,有人尊他「程教授」,有人恨他,亦有人視其「亦師亦友」。大紀元記者對程國強先生的專訪,將引領讀者一窺這位知識界菁英的文人情懷與傳奇人生。

(大紀元記者邱晨報導)今年剛剛邁入80歲的程國強教授,頭腦清晰,幽默風趣,談笑風生中令人如沐春風,話語中閃爍著長者的睿智和機敏。

滿門忠烈 家族三代蒙總統祝福

程國強父親程烈畢業於黃埔軍校,曾經是中華民國抗戰少將,抗戰勝利後獲頒「勝利獎」。卸下軍職後,程烈將軍繼續服務於立法院,曾38次擔任預算委員會召集委員,直到病倒在辦公桌,一生鞠躬盡瘁,為中華民國建立了卓越功績,逝後獲中華民國總統特頒「褒揚狀」。

程國強教授手捧當年獲頒的文學藝術獎章。(邱晨/大紀元)

蔣經國總統曾向程烈將軍祝壽,親贈「績效有方」四字,表彰他一生功績彪炳。

程國強祖母亦曾獲蔣經國總統四字:「義方裕後」,讚譽祖上有德,恩澤後世。

程國強教授本人在80壽誕時,馬英九總統亦特贈「壽」字賀壽。

一家三代承蒙中華民國總統褒獎與贈字,忠義之家,福祿傳世。

程國強教授80大壽時,馬英九贈一「壽」字祝賀。 (大紀元翻拍)

程先生專門解釋了頗為自豪的家族姓名,說父親取名程烈,印證一生,而他國強之名,乃父母希望他愛國愛民,堅貞不二。他祖父在東北吉林起家,生意人,當年也是革命黨人。

留學美國 書生意氣敢直言

1957年,年方21歲的程國強遠渡重洋,來到美國留學,拿到美國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與比巴得大學((Peabody College)的文學碩士,范登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哲學博士與太平洋大學(University of the Pacific)的文學博士。

程國強教授撰寫的《美國史》上下冊成為了解美國歷史的經典著作。(邱晨/大紀元)

他在接受《大紀元》專訪時回憶說,年輕時義膽忠心,敢說敢言。1965年,他曾經在「香港新聞天地」撰文《美國移民局的悶棍》,炮轟美國移民政策,居然驚動了美國當局,後來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不得不出面,將事情擺平。

程國強教授全家福合影,恭祝太夫人九秩大壽。 (大紀元翻拍)

炮轟美國移民政策,自然無法拿到移民身分了,不過,「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他隨後移民加拿大,曾經在亞伯達大學教書,擔任過歐肯那根大學(Okanagan College)教授與圖書館館長,也擔任過加拿大《新民國報》社長與總主筆,中央社駐加拿大溫哥華記者等。

以筆伐共 溫哥華的崢嶸歲月

來到加西後,程國強擔任過加拿大《新民國報》社長與總主筆。《新民國報》是當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加西創辦的,中華民國元老胡漢民、陳樹人都曾為此報盡過心力。

程國強教授與父親等的合影。 (大紀元翻拍)

當時正值總理老特魯多要與中共恢復外交關係,提出與中華民國斷交。1970年,程國強為抵制加拿大與中華民國斷交,曾經與駐加大使薛毓麒合作,聯絡逾百名華裔教授,聯名提出反對,向加國總理特魯多抗議。

當年一身戎裝的程國強教授,怎是一個俊字了得。(程國強提供)

當年,程國強每天主筆《新民國報》一篇社論,宣揚民主,令中共恨得咬牙切齒。對程國強而言,那段時光堪稱「革命歲月」,每天不僅工作辛苦,還面臨生命危險。足足七年,天天以筆代戈,聲討共產和左派邪說。

197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40周年之際,大陸空軍一飛行員范園焱,駕駛戰鬥機投誠臺灣,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大新聞。程國強正參加臺北的七七事變紀念活動,他立即向臺灣新聞局要到20張范園焱的大幅照片。第二天這些照片都張貼在報社的玻璃窗上,在溫哥華華埠引起巨大轟動。他回憶說:「因此接到左派的多次電話恐嚇,但我們已經習以為常。」

抵制中共拉攏 不卑不亢捍衛民國

《九評共產黨》一書中早已揭示中共的流氓本性,中共對內殘暴獨裁,奴役民眾,對外則收買、滲透,向海外輸出迫害。僑居溫哥華多年的程國強,也經常遇到中領館的統戰勾當,但他堅守原則,不卑不亢。

當年,中共駐溫哥華領事館的多任大使,都邀請程國強去喝酒吃飯。程國強以誠相待,視其為友,但對於中共的統戰,是堅決抵制。

例如2001年8月,溫哥華法輪功學員為聲援在遼寧馬三家勞教所內遭受殘酷迫害的大陸學員,加入了全球和平請願,在固蘭湖街的中領館前,豎起了真相展板和讓24小時接力抗議的請願者能棲身的小藍屋。自此,展示真相的小藍屋成為中領館的心頭刺。

中領館為此滲透、施壓溫哥華市政府與華裔社區,想盡辦法要拆除小藍屋。當時程國強也被中領館要求對此表態,程教授秉持原則,回覆指出:「加拿大是民主自由國家,不是大陸,無論(中共)接不接受,他們(溫哥華法輪功學員)都有這個自由。」

還有一次,中領館大使邀請他參加溫哥華太陽賽跑,他也委婉地拒絕了。程教授堅守忠義,不被中共統戰,不敗壞中華民國的聲譽與名節,心昭日月,可嘉可獎。

程國強教授在北京展示的中華民國中評委名片。(大紀元翻拍)

1992年「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在北京成立,向臺灣文化界發出邀請,被視為兩岸分裂以後的「文化破冰之旅」,雙方的主角是「徐霞客研究會」和臺北「中國作家協會」。當時,程國強教授被推舉以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長的身分率團訪問。他回憶說,那時無論去哪兒,他都拿著中國國民黨中評委證書,上有馬英九主席的印章,堂堂正正的展示自己的身分。

榮幸與蔣公合影「這一刻我等了四十年」

1975年,父親程烈將軍突發心臟病,昏倒在立法院預算審查會現場,作為家中獨子,程國強返回臺灣,在父母身邊盡孝。

程國強父親程烈將軍在立法院發言。 (大紀元翻拍)

回臺灣後,程國強擔任過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兼圖書館館長、訓導長,華岡出版社總經理,後來又獲選為中華民國青溪新文藝學會理事長、華欣文化中心副董事長與臺灣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長。

雖歷經風雨,返臺後的程國強依然直率敢言,曾毫不客氣的批評過蔣介石,反對他連任總統。不過在他心中,蔣總統是領導抗戰的民族英雄,對蔣公他一直心懷尊崇與敬佩。

程國強沒有想到的是,返回臺灣才三天自己就獲通知,榮幸獲得蔣介石的接見。究其原因,他認為自己可能「在當時的臺灣和加拿大的外交關係上稍有獻替」。

他回憶說:「面對的是一個慈祥的老人,他的一言一語都讓我感到溫馨。」蔣總統接見的時間原定是10分鐘,卻談了20分鐘。

程國強記憶猶新,當時自己站起來向蔣總統鞠躬時, 「他老人家吩咐他的專用攝影師胡崇賢過來,要我站在總統旁邊拍照」。

「這一刻我等了四十年!」

以文會友 瀟灑人生

程國強在一篇回憶中說:「我這一生都是在文化教育圈中度過,雖然沒有什麼顯著的事業高峰和貢獻,但是由於不同的機緣和際會,不僅認識許多知名作家和新聞教育人士,而且不分男女、年齡,都能推心置腹成了要好的朋友。」

在美國留學時,他寫下第一部長篇小說《異鄉人的惆悵》,三個月一氣呵成,刊登在《聯合報》與胡適之《作品》雜誌上。他攻讀的是美國歷史,專門撰寫了《美國史》上下冊,成為華人了解美國歷史的經典著作之一。

程國強教授手捧為紀念父親程烈的一生而親自撰寫的《歲寒松柏錄》一書。(邱晨/大紀元)

他曾經擔任20年華欣文化事業中心的主任,認識很多作家、詩人與文人。回憶自己的一生,程國強教授認為最有意義的事,就是幫助過很多作家、詩人,只要他們符合條件,就能夠獲得華欣的獎學金與資助。

程國強教授與夫人張小筠晉見馬英九總統。 (大紀元翻拍)

無論高官富商、販夫走卒,他都可以互話家常,稱兄道弟,有情有義,一生可謂交遊滿天下。生活中,他總是記著別人的好,不記他人的過。

他回顧自己的一生,活得瀟灑自在,開心如老頑童,不過原則問題從不退讓,一旦認準了什麼事情,一定會堅持到底。他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訓,強調中國傳統文化與理念的重要,因此一生盡孝盡忠,以誠待人,堅守良知,坦蕩敢言。◇#

責任編輯:何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