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接棒陳菊 綠營市長候選人紛推經濟牛肉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1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高雄報導)經濟問題是高雄市長陳菊卸任前心中罣礙,接下來,綠營接棒者端出那些「經濟牛肉」也被市民放大檢視。首場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電視辯論展開,5位綠營立委攻防重點皆聚焦「經濟」。

首先,趙天麟自詡「最會招商CEO市長」,要設立「市長招商辦公室」,現金補助金屬、石化、電子傳統工業升級打國際盃;還要發展知識、醫療、能源與新創產業,並喊出第二胎給6萬元津貼,再連續2年每月8千元育嬰補助,目標提升人口成長至300萬人。

管碧玲則強調「不舉債」,要推動南高屏生活圈、南部國際機場,在擔任立委期間修法創造就業實績,足以證明她有能力做「經濟市長」,將成立「產業輔導團」幫廠商升級、接軌國際;人口政策主打生育、養育與公托三管齊下。

劉世芳提出轉型與執行力,她有世運執行長經驗與魄力,穩穩接住陳菊棒子,會是最有「行動力」的市長。她提出,北中南各自為核心概念,爭取橋頭科學園區,生育政策要將補助從零歲照顧到接軌12年國教。

林岱樺主打「市民經濟」,泛指基層小民在意的做起,不搞政商與大財團關係圈;招商方面,則劃出確定靶心,瞄準「台商」與「日韓」積極招商;加強雙語教育,讓年輕人有國際競爭力。

最後,陳其邁說長期重北輕南、資源不均,造成南台灣發展遠遠落後台北的「天龍國」,他要打造「經濟首都」遷都高雄,打造六產業生活圈、八產業發展,讓高雄轉入智慧化,「一個過彎就迎頭趕上」。

國際大企業來不來?考驗政策能耐

長期對候選人與選民行為研究的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李予綱表示,此次綠營市長候選人首次政策辯論,都在經濟區塊著墨,不過未見具體可執行策略。他指出,「有哪些確切的方法能振興高雄?可實際創造就業機會與提升收入所得?」這才是市民關切所在;第二,這些經濟牛肉不只要市民有感,還要有能耐吸引外國企業願意進來。

要推升南部經濟,李予綱大膽建議,企業投資高雄實質決策並非市府能主導,倒不如挾執政優勢,先將部分「院會」及「研究機構」總部直接南遷,可扭轉長期南北失衡狀態,下一步才有力道說服綠能、智慧科技等全球大型企業投資高雄。

李予綱表示,南部競爭力流失是大環境使然,不完全是過去市長造成,台中人口超越高雄,其地理上靠近北部,有海空雙港,另外,自然人口成長也存在外縣市生育幼托政策拉力。高雄亞灣區,周遭有市總圖、展覽館、海音中心、旅運大樓、駁二藝術特區與輕軌,但還是缺乏吸引國際大型企業投資力道。

不只綠營,目前也未見其他黨派陣營有「準備好的人」端出像樣的政策說帖,此外,李予綱的研究也顯示,高雄選民意識形態較高,已慢慢在改變中,但是公共議題的參與理性選民,估計還要一段時間才會成熟。

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許添財則分析,未來五年很關鍵,南部要盡快「智慧化」,善用大數據、智慧聯網、移動與雲端發展,發展綠能科技是正確方向。他點出,南部城市不需跟北部競合,要走自己的路,以新能源與智慧科技直接與國際接軌。◇

責任編輯:葉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