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吳惠林:頻繁天災下如何是好?

對於天災的層出不窮,人類也早已開始反省,由「天災人禍」這個長久以來的慣用詞可知一斑,因其明示「天災」是「人」惹出的禍。圖為2016年,安徽宣城遭洪水吞噬的慘況。(STR/AFP/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8年10月30日訊】8月下旬,暴雨狂襲南台灣,短時間累積驚人降雨量,持續一個星期才停歇,由電子媒體和網路畫面上顯見災情的慘重。災區民眾怨聲載道盼望救援,政府首長們忙不迭地探視災情,並指揮調度救災,而國軍官兵們也大力參與救災行動。不過,我們也見識到名嘴政客們、網紅們冷嘲熱諷、駡東駡西的口水、墨水戰。這樣的場景不只現在才有,多年來已屢見不鮮,只是程度愈來愈嚴重。

在台灣遭受水患的同時,許多國家也同樣出現水患。民眾對於災害的反應各有不同,以對岸中國來說,山東壽光市多個村莊被水淹沒,中共政府漠視災民困境,致多名感到走投無路的災民自殺,而村莊之所以遭滅頂,竟然是上游三個水庫突擊洩洪的人禍加劇天災所致。災民不但難獲政府救助,連洩漏災情都被管制。再看前段時間飽受暴雨大水侵襲的日本,災情之慘重比台灣尤有過之,但其全國上下團結分工救災,不怨天不尤人、不噴口水,大家趕緊努力善後。

一樣災害三樣情,有如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三地人民素質高下立判,既反映不同的體制,也反映不同的素養,誰好誰壞、誰高誰低、不言可諭,我們何不向日本看齊呢?

其實水患自古已有,夏禹治水的故事流傳千古,三過家門不入,正確治水的典範竟然沒被華人繼承。而兩千年前西漢有一著名水利專家賈讓寫了治河議文章,已故的蔣碩傑院士評論說,就文筆而論確是一篇值得傳誦至今的好文章,蔣先生在中學唸書時誦讀過,可惜賈讓對於水利學和黃河的水文資料都沒有研究清楚,因而他所建議的所謂上策,即不與河爭尺寸之地將現有的河堤決開,讓黃河舒舒暢暢,從從容容的流入海的策略,是不可行而有害的。蔣先生說賈讓的文章愈寫得動聽,流傳得愈廣愈久,危害也愈大。

所以,所謂的專家,必須真正對水利學和實際水文等資料都詳細研究清楚,不應信口開河胡亂指導,否則貽害大矣!

類似水患這種天災,這些年來屢見不鮮。順手拈來,2006719日,國際媒體報導,歐美多國受熱浪侵襲,竟有兩位數死亡人數;在亞洲,日本與朝鮮半島連日豪雨引發山崩、土石流和洪水等災情,估計兩地逾170人喪生或失蹤,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媒體以「亞洲洪澇、歐美熱浪」和「水深vs.火熱」為標題作顯著報導。

是的,類似的天災幾十年來早已司空見慣,只是範圍愈來愈廣,已經遍及全球,而且程度愈來愈慘,在AI高科技日新月異的E時代,不但是諷刺,更凸顯出人類能力的渺小。

對於天災的層出不窮,人類也早已開始反省,由「天災人禍」這個長久以來的慣用詞可知一斑,因其明示「天災」是「人」惹出的禍,而1970年代環境保護萌芽,「地球只有一個」生動口號、耳熟能詳,也可得知人類並非無知。及至20世紀末,「永續發展」又成全球追求標的,或許也印證維護環境是「知易行難」,因為40年的環保運動幾無成效,資源耗用、環境污染愈見嚴重。

一個關鍵因素是「人對物質的追求」已經停不下來,這與各國政府帶頭追求「經濟成長」,迄21世紀開展以來仍是主流,息息相關。而科技的發展「人定勝天」還是深藏於心,何不大家深自反省,反求諸己,由衷回歸「簡樸生活」呢?

不過,由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研究內生技術經濟成長的學者和研究氣候變遷經濟學、永續發展及國民幸福指標」的學者來看,世人還是放不下經濟成長的追求,而且冀望氣候變遷能與永續成長調和。可以如意達成嗎?恐怕會是黃梁夢!#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