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手爸媽為孩子「創意擇姓」 打破「父姓優先」

高雄婦女新知協會11日舉行「母親節從母姓」記者會,呼籲打破「父姓優先」預設。圖:理事長彭渰雯(右二)、專員李冠霈(右一)。(方金媛/大紀元)

人氣: 53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0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方金媛高雄報導)小寶貝出生後該從父姓或母姓?許多人會不假思索地說「從父姓」。新手爸媽黃佳平、吳蕙如採用「創意擇姓策略」決定孩子的姓氏,也呼籲社會大眾打破「父姓優先」預設,讓母親和父親有真正平等的姓氏協商地位。

黃氏夫妻「創意擇姓策略」的做法是從1至60數字中各選30個,孩子在幾分出生,就由選中該數字的人的姓氏「勝出」。最後結果是吳蕙如選中,因此兒子跟著姓吳。

吳蕙如說,台灣是一個性別平等的社會,小孩從父姓或母姓這件事由誰直接決定都不對,所以就用折衷的方式,讓雙方都有機會。未來小孩如果希望更改自己的姓氏,也會尊重他的決定。她說,「姓」什麼通常代表是「誰家的人」,但「誰家」通常又是以父系為主,希望透過「從母姓」的具體實踐,打破男性對這個象徵的獨佔。

「子女從母姓」是黃家性別平等的具體實踐。圖左至右:阿嬤周鳳玉、阿公黃肇新、吳蕙如、黃佳平。(方金媛/大紀元)

黃佳平目前為全職奶爸,他說,許多朋友在得知他和太太選擇讓孩子從母姓後,表示也曾有一樣的想法,但因無法獲得長輩的認同而作罷。他也說,雖然很享受育兒過程,但目前並無生第二胎的考量,當初也不是計劃要生兩胎,才「放心」讓第一個孩子跟母姓,落實姓氏中的性別平權應該從生活中做起。

阿公黃肇新表示,以父姓為家族傳承血脈的觀念應被打破。孫子是兩個家族共同的寶貝,不應有內外孫之分,他全力支持兒子媳婦用自己的方式為孫子選擇姓氏。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根據一項調查指出,過去兩年來,向法院聲請子女改從母姓的175案例中,共有161件成功獲得法官判准,改姓成功率達92%。其中,最常見的聲請改母姓的法定理由主要是「離婚」或「父未盡保護教養義務」。不過,單是「離婚」不必然能夠成功改母姓,在成功案例中,有高達八成七的判決書是以「子女與母親/族關係親近或與父親/族關係疏遠」作為裁定改母姓符合「子女利益」的理由。

高雄新知理事長彭渰雯說,與父親關係疏遠或父親未盡責任,當然是具高度正當性與必要性的改母姓理由,但絕不表示改母姓一定要以父親失職或疏遠為前提,因為這等於將母親姓氏視為次等、候補,違反現行民法賦予夫妻平等協商姓氏權利的原則。

專員李冠霈說,以近兩年判准改母姓與駁回理由相較,明顯看出法院將「母盡責而父失職」作為最主要改母姓理由,相對地若情況是「母失職父盡責」、「母盡責而父盡責」、「母失職父失職」,都不易作為判決准許子女從母姓的理由,此現象背後隱含著「父姓優先」的傳統思維並未實質翻轉或改變。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