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兒童多動症 正面對待特殊教育

研究:幼童看電視或打遊戲多 易有過動症或行為問題 常用iPad難集中注意力

19日,布碌崙華人親子協會舉辦兒童多動症知識講座。 (王新一/大紀元)

【大紀元2018年08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新一紐約報導)本來下班回家就已精疲力竭,頑皮的孩子又想撲過來找你玩,這時不少家長都會掏出「至勝法寶」——手機或者iPad丟給孩子,一下子就獲得了耳根清靜。可是,孩子除了近視、肥胖、孤僻等常見問題外,長期使用電子產品還有一項更大的危害,那就是會造成或加重多動症。

紐約州執照社工、心理咨詢師黃峰滔週日(19日)在布碌崙華人親子協會的講座中表示,過於愛動、難以專注於作業或任何活動、自控能力差、善忘等等,都可能是孩子患上多動症(ADHD)的表現。多動症在當今兒童中已十分普遍,華人家長也要改變傳統的抗拒觀念,多了解相關知識,並及時干預治療。

根據香港大學2017年發布的一項報告,幼童在五歲時看電視或打遊戲機越多,九歲時就更容易出現過動症或行為問題。每日看電視一小時,過動症機率就會增加20%。不讓孩子玩手機?可是家長很多時候確實沒時間怎麼辦?黃妮可說,「現在沒時間,等孩子真得了過動症,沒時間也要有時間了。」

黃妮可說,因果關係其實很好理解,電子產品對孩子的感官刺激是很強烈的,而普通人的溝通很難有這種刺激,「老師的臉又不會像iPad一樣發光,所以常用iPad的孩子當然很難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因此,她建議家長自己要少玩手機,多陪孩子進行戶外活動,領孩子多與人溝通。

黃峰滔說,目前美國有5%的兒童患有多動症,其中70%孩子的症狀會伴隨一生,但及時診斷、了解病因、訓練、心理和藥物治療,都使孩子有可能完全恢復,但置之不理卻只會使情況越來越壞。

黃峰滔表示,多動症的檢測是一個長期過程,通常需要老師、家長六個月以上的觀察,「如果有人告訴你,我只要看孩子一眼,或者給孩子做一次檢查就能知道是否患症,家長們千萬不可相信。」黃峰滔建議還是要到正規醫院檢查。

配合學校  及時開啟特殊教育

「很多華人家長聽到特殊教育(IEP)就會產生抗拒,覺得我的孩子不傻啊,也害怕孩子以後升學受到影響。」布碌崙華人親子協會負責人黃妮可說,「其實如果一味抗拒,不僅影響孩子未來,還會和學校之間產生很多麻煩。」

黃妮可表示,之前就有華人家長接到學校電話投訴,說孩子在學校過動、有攻擊性,希望和家長探討進行特殊教育的可能,但華人家長堅持抗拒,不想給孩子貼上特殊教育的標籤,於是被學校告上了兒童局(ACS),被政府調查。

黃妮可說,其實美國的特殊教育分很多等級,也有很多輕度心理疾病的兒童接受特教。除了專門的特殊學校外,普通學校內也有特殊教育的班,許多屬於混合班,比如28個學生中有八位特教學童,兩名老師中也有一名持特教執照。

「其實這樣對控制症狀最好,孩子既能和普通學生交流,執照老師也會及時幫助。」黃妮可說,「孩子在普通班級, 老師不知如何應對,孩子亂動時只會一味批評,對孩子心理健康很不好。而執照老師就會一直讓孩子做任務,轉移他的注意力。」因此,如果在診斷並和學校溝通

黃妮可說,之前紐約一位華人家長,在孩子一年級時每週接到至少五次學校電話投訴,但這位家長積極面對,把孩子送入特教班,現在孩子五年級,一個學期也不會接到一次投訴了。

黃峰滔提醒,申請特殊教育時,一定要求學校提供翻譯,看清學校將提供的具體服務後再簽字。◇

責任編輯:文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