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看點

【新聞看點】中共禁談六四屠殺 世界掀回憶潮

圖為去年香港,在6月4日雨天的情況下仍有11萬五千人出席悼念六四受害者。(李逸/大紀元)

【大紀元2019年06月04日訊】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

在紐約法拉盛街頭,從5月26日開始,連續十天的六四真相圖片展,明天(6月4日)就結束了。30多塊圖板上,150多張有關1989年民運和(中共對)六四鎮壓的照片,吸引了不少行人駐足觀看。組織者之一邵俊對美國之音表示,「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應該紀念這件事情」,讓中國人的良心甦醒,一起結束共產專政。

中共封鎖六四信息 血腥場面難忘

每年六四前後,許多人都會自發悼念那場大屠殺的罹難者,譴責中共暴政。很多中年人忘不了那一幕,耳邊時常迴響著機關槍的聲音、子彈滑破夜空的聲音。

對這段歷史,中共始終諱莫如深。30年間不斷抹殺人們的記憶,希望給人們造成斷檔,特別希望年輕一代對這起血腥屠殺一無所知。

但現實讓中共很失望,紀念的人群中,不乏稚嫩的面孔,有很多那場大屠殺後出生的年輕一代。雖然年齡不大,但他們已經接棒,在傳承著記憶。

前天下午,天安門廣場的安檢處跟平常一樣嚴格,如果人們沒有身分證、外國人沒有護照,休想進入裡面。(韓國)《朝鮮日報》報導,廣場上的平靜,讓人不由得懷疑當天是不是(臨近)天安門事件30周年紀念日。

上週末開始,中共切斷了VPN,也關閉了一些實時提供直播的網頁。路透社表示,中國社會正被推到天安門廣場一代人所渴望的民主化最遠的地點。

30年前的6月3日深夜到6月4日凌晨,中共軍隊的坦克和裝甲車進入北京,開槍射殺了要求民主和反腐的大學生及市民。死亡人數至今無法得到確認,也從沒公開過。

第二天,一名男子在長安街隻身擋在離開廣場的坦克車前面。這一幕被美聯社定格後,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但是在中國,關於他的圖片早被徹底封禁,中共正從人們的記憶中把他抹除。監控服務機構的資料顯示,「坦克人」的圖片已經在中國社交媒體當中被清除。

海外主流媒體大幅報導

為了寫關於六四記憶方面的專著,英國記者林慕蓮(Louisa Lim)2015年曾向北京4所高校100名學生展示了「坦克人」照片。其中只有15人認了出來,其中還有2人是猜的。

一位二十多歲的大陸教師出國旅遊,第一次通過YouTube了解了天安門事件。《南華早報》引述他的說法,「政史老師也不教,大人也閉口不談,誰能知道」,「千禧年後出生的孩子中,90%應該會答不知道吧」。

中共就這樣在系統地割裂著人們的記憶,刪改著這段歷史。但人們都有好奇心,想探知事情的究竟。越是當局不讓看的越想看;越是被掩蓋的,越想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六四30年之際,很多媒體都做了相同的事情,美國之音、《紐約時報》、德國之聲、法廣等等,都是長時間、大篇幅地報導六四事件真相,喚醒人們的記憶,拒絕遺忘。而自由亞洲從4月22日開始,每天都在還原當年發生的事情。

這種海外主流媒體大幅度集中起來跟蹤報導中國的歷史事件,極為罕見。

後89年代年輕人 傳承六四記憶

李家寶十幾歲時「翻牆」了解了六四真實情況,「坦克人」王維林在長安街隻身阻擋坦克,給他的震撼最大。他對美國之音表示,這個國家有那麼多課本上沒有教授的歷史。他今年借赴台灣的機會,公開「反對」北京當局修憲。

他認為當下的中國「比辛亥革命前」更黑暗,他希望自己這顆「小火星」,引發大陸「處在乾柴烈火狀態」下年輕人的「燎原」烈火。

大屠殺第二年出生的曲亦歌,在中國總有「身為異類的孤立感」,2005年他聽父母第一次講了六四。後來「翻牆」看了紀錄片《天安門》。去台灣旅遊,偷偷帶回了當時學運領袖王丹的獄中回憶錄。他認為許多90後是有正常的善良心態和道德觀的,只要他們知道一點點真相,很容易對當權者產生反感。

郭小華(化名)是初中家庭聚會時,聽長輩們提起了六四。他還有一位令人很佩服的80後老師,這位老師無懼被請「喝茶」。這讓郭小華意識到國內有相當一部分人,追求自由的想法是「很強烈的」。到美國他開始了獨立思考,他相信終有一天,六四會平反昭雪。

與大陸相比,香港年輕人從小就能夠接觸一些六四真相。每年六四,香港都會舉行各種紀念活動,尤其以維園的燭光悼念最為盛大。今年,香港支聯會首次舉辦了以「國情、香港、未來」為主題的短片拍攝比賽,吸引了幾十名學生參加。

中共封禁六四手段失敗

曾導演電影《十年》的歐文傑,這次監製的短片《六四被忘錄》是對香港30年間變化的反思。他希望啟發人們,要繼續討論並參加維園的六四燭光集會。他希望《六四被忘錄》能留一個註腳,讓下一代都記著這件事。

時事評論員藍述表示,六四暴露了中共最凶殘的一面,它不想讓人看到,也不想讓人知道。所以中共用各種手段封禁這段歷史,割裂人們的記憶,但並沒有成功。

藍述指出,年輕一代已經接棒,傳承了這段記憶。他們的本性,在接觸真相的那一刻已經被喚醒。就像接通電源、發出光亮的燈泡,會驅散一切黑暗。

好的,感謝您關注新聞看點,別忘了轉發點讚,再會。

大紀元《新聞看點》製作組  #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