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園地

巫石吉:行動要有好觀念

【大紀元10月19日訊】奇美集團總裁許文龍說:「觀念就是力量。」(Notion is power.)

何謂觀念?所謂「觀」—雚,長於審視周遭之鳥;見,觀察到。合起來為雚鳥之見,必細微無遺也。

所謂「念」—今,當前;心,人之內感器官。合起來為此時此刻心上所思,想也。所謂觀念就是人類觀察事物所得到的意念。

某家公司徵能維修的技師一名,有一人來報到應徵,人事負責人就問他,你怎麼沒有照規定帶維修的工具,那人回答,觀察就知道,才來決定要哪些工具;如果連觀察都查不出來毛病,縱然有工具,也失去它的功用了。

可不是嗎?我們不缺好的、完備的工具,我們欠缺的是精準的、觀察入微的觀念。明確的觀念,是思維、認知的燈塔,使人不致於困惑事物的表象,直截了當地深入真實的核心。

觀念之重要,相當於對人生風浪的認知。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曾認為地球應為圓形,但無人採信。當時根據「地平說」,地的邊緣為無底的深淵,旅行者一接近,即將墜落。因此,人們不敢輕易遠行,直到十六世紀,麥哲倫環繞地球成功,才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古代人類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地球居中,所有星體無不繞著地球旋轉。西元一五四三年,哥白尼獨排眾議,認為太陽才是星體旋轉的中心。此舉不啻否定當代學者的智力,學者無不極力反對,尤以教會執事最烈。直到十八世紀,經過伽利略、克卜勒等人的證明,地動說這種觀念才普遍為人們所接受。

現今的物理學界,大多數相信當前的宇宙是在一次大爆炸後的結果。一九一六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及後傅利曼提出非穩定的宇宙模式,一九二九年哈伯發現遠處星體的光譜有著明顯的紅位移,認為根據「都卜勒效應」,所有星體都在遠離我們而去。

天文學家推斷,既然所有遠方的星體都離我們而去,唯一的可能是宇宙如氣球般,不斷地向外膨脹。於是,有如上帝創造世界,天文學家認定在時間之初,宇宙是團體積極小的能量,霹靂一聲爆炸後,能量化為物質,才有今天的宇宙。

連德高望重的科學泰斗,都可能犯下此種錯誤,更何況馬首是瞻的盲從者?由此可知,在人還不具備「智慧」之前,即令是神聖無比的「科學」,所有的觀念仍只是不斷地在錯誤中修正而已。

有一則發人深省的小故事,值得細細體會與省思。一對新娘與新郎,在洞房花燭夜看到了老鼠在偷吃米。新娘對新郎說:「瞧!你們家的老鼠正在吃你們的米啦!」

過了一夜,新娘變成了太太,她的口氣全變了,她說:「我們家的老鼠好可惡喔!一夜都在偷吃我們家的米。」

當觀念一轉變,才會產生共同的願景,使一個團體由「你們的觀念」,有效地轉變為「我們的觀念」就行了。

每天我們都在吸收新的資訊與迎接挑戰,重要的是觀念的突破與新觀念的融入腦海中,我想說:「觀念會融入你的基因」,可不是嗎?當觀念變成你身體的一部份,透過思維把「你們的觀念」,變成「我們的觀念」時,才會有更大的力量造福人群,也才能營造出幸福快樂的氣氛。

運用新觀念,再創新局面。(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