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布萊爾:京都議定書表現不佳 必須結合美國

【大紀元10月30日報導】(中央社倫敦二十九日法新電)英國首相布萊爾表示,京都議定書並未如預期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他同時警告,唯有尋求與美國結合,才可能達成預定目標。

布萊爾也指出,京都議定書於二0一二年到期之後,能源需求量極大的中國、印度和其他新興經濟體,也必須完全配合任何能夠有效降低廢氣排放的方案。

布萊爾在本週即將於倫敦召開的氣候變遷會議前發表上述談話,暗示他和美國總統布希對京都議定書的看法和立場一致。

京都議定書對已開發國家的廢氣排放定出標準,必須在二0一二年前達到要求。但布希拒絕簽署,他認為議定書目標對美國不公,同時將打擊美國經濟。此外,快速發展中的國家並未列入議定書規範。

布萊爾在《觀察報》發表的評論中說:「我們知道氣候變遷是重大威脅。憂慮能源短缺、油價高漲,使能源政策成為首要之務。」

「但我們必須了解,除非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中國和印度攜手合作,否則任何問題都無法解決。我們必須了解,京都議定書的方向正確,但還不夠。」

布萊爾表示,外界均責怪布希不願簽署議定書,但在柯林頓時代,美國參議院已出現一面倒的投票結果,反對京都議定書。

即將於週二起進行的這項非正式會議,將有來自八大工業國(G8)的能源和環境首長與會,另有澳洲、西班牙、波蘭。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印尼、墨西哥、伊朗和奈及利亞等國也獲邀參加,但伊朗拒絕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