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資訊

準爸爸一定要做到的事

有一位名叫卡普蘭(Kaplan)的作家在書中某章節提到,「在懷孕期間不被關愛的孕婦,在生產後對於哺育下一代會變得消極、排斥。」所謂的「哺育下一代」,即是對新生兒餵食母乳,進而將全心無私的愛投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此提到便是對養育孩子所持消極與否的態度。

妻子懷孕期間,想要請做丈夫的幫忙一件事。假使你下班回家,看到屋裡亂七八糟時,請要如此想「這是沒有辦法,無可避免的」,仍以溫柔憐惜的心,對待你的妻子。丈夫體恤的話語,對正在懷孕害喜,對生產感到不安,或因荷爾蒙影響心情處於焦慮的太太,可以幫助她舒緩心情。即使生產後,先生仍不要忘了用溫柔的眼神關注,全力支持你的太太。

剛出院回家的太太,因為哺乳緣故,要一整晚安眠是不可能的事。再加上是新手媽媽,對照料嬰兒的事都變得非常敏感,即使一點小事也會驚醒,導致睡眠不足全身疲憊。這些初為人母的不安,你可以理解的。 壓力、疲勞,都會對母乳的品質帶來影響,因此更需要丈夫的體諒與協助。身心具疲時,丈夫要能理解,而且不忘說一句:「妳辛苦了」。體貼的話語,會讓太太因你的溫柔,而重新振作。而太太方面,當先生工作返家一臉疲憊時,也要回應一句:「你辛苦了」,希望夫妻倆別吝惜言語上的關懷。

爸爸在育兒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外乎換尿布、洗澡等等。其實不僅只是這些幫忙,更期待爸爸對帶小孩有正確的知識,能為媽媽在育兒上給予自信,更加輕鬆餘裕。在育兒問題方面接受訪談的太太,共同的期待是:因工作而精疲力竭的先生也能傾聽自己的心聲,心平氣和地回應。 我想養育子女是夫婦雙方的責任,媽媽自己獨自承擔的話,自然無法輕鬆有餘裕地面對養兒育女。有了爸爸的體貼與幫助,母親就能以寬和無憂的心情來面對小寶寶,小寶寶自然心情也就隨之安定。

就養育子女課題來看,夫妻若無法彼此同心協力互助合作的話,是無法成功的,就像是「抬神轎」的技巧一樣。(編按:日本各地,在祭典時都會有抬神轎遊街的活動。神轎非常的華麗且沉重,需要多名大漢協同才能扛起,行進中也需要輪替換手休息。沉重的神轎一邊前進一邊輪替換手,需要極高超的團隊合作技巧。) 我以行醫近七十年的小兒科醫生經驗,在無數的診療、育兒訪談中,接觸了很多的案例。仔細回想起來,育兒的基本還是在於夫妻間相互體恤。

我在夫妻間能彼此憐恤、愛護,相互尊敬中,發現一個真理——在如此氛圍下生活的小孩,自然能成為好孩子……這是多年經驗的心得,我也如此堅信著。

摘自:新手父母出版《花般的育兒》@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