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故事

【阿哲說故事】“反對黨”非“敵對黨”

【大紀元2月22日訊】某民主國家的在野黨與執政黨因為選舉恩怨,結下了很深的樑子,所以只要執政黨提出的政見,在野黨保證就持反對的態度,甚至全力杯葛。為了報復在野黨的處處箝制,執政黨對在野黨的政見,也是處處封殺。

後來執政黨因為許多政策無法執行,發現再如此下去,勢必造成政府運作的空轉,所以主動提出願意透過黨對黨協商的方式,組成聯合政府。在野黨有鑑於再對立下去,自己也撈不到任何的好處,於是就同意這項提議了。但在協商的過程中,雙方都堅持自己的利益不放,以致最後協商破裂。縱使如此,兩黨的黨魁都強調說:“我們已經做了最大的讓步,可是對方還是得寸進尺,因此對方應該負起協商破裂的全部責任。”

幾年後,政黨惡性競爭的結果,國家的經濟與國力都大幅衰退。敵國見機不可失,於是釋出善意並且邀請在野黨到該國訪問。在野黨正苦思如何突破僵局,使黨得到更多選民的支持,所以接到邀請後如久旱逢甘霖:終於找到可以發揮的議題了。於是就展開了所謂的和平之旅、破冰之旅,在敵國刻意營造的大和解氣氛下,此舉得到大部分百姓的肯定與支持。執政黨雖然大聲疾呼:大家要理智、清醒,不要中了敵人的圈套,可是在全國一片叫好聲中,這個呼籲顯得相當微弱、無力。

以下是敵國高層內部的一段對話:

“現在他們內部已經分裂了,應該可以動武了吧!”

“先不要輕舉妄動,好戲才開始上演而已。嘿、嘿、嘿,等著瞧吧!大魚就要上勾了。”

“在野黨”又稱為“反對黨”,其目的是監督執政黨,使政府施政能符合國家、人民的利益。如果把反對黨解讀成“敵對黨”,那麼可能就會淪為意氣或利益之爭,甚至置社稷安危於不顧,使整個國家淪為惡性競爭的陪葬品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