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故宮精品呈現華夏活力融合創新文化面貌

【大紀元2月26日報導】物華天寶─驚艷藝術之都維也納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二十六日電)「物華天寶: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精品展」在藝術之都維也納驚艷登場,展品除展現華夏文化的源遠流長並呈現華夏文化的活力,在數千年歷史洪流中不斷吸收外來文化,創新發明孕育出新的文化面貌。其中特殊展品有從中亞、西亞傳入的「玉辟邪」、「玉角形杯」,它們都是「舶來品」。

台灣故宮院長林曼麗認為:「五千年的中原文化,並不只有漢民族,它還有來自中亞、西亞等不同區域的文化內容。漢民族將此融合,並加以改造,這段文化交流的歷史,值得被提出來認識,如同現在我們從事的國際文化交流工作一般,彼此間有相互的影響。」

遼闊的歐亞大陸,自古即有東西之間的交流。到了西元138年,大漢帝國的使者張騫開拓了黃河流域與中亞、西亞之間的交通管道,即有名的「絲路」。故宮器物處處長鄧淑蘋指出,西亞地區流行的帶翼神獸、角形杯rhyton等藝術造形也東傳到了中國。漢人喜愛用美玉雕琢這類造形,更賦予了「辟邪」「致福」等涵義,這次特別展出東漢的玉辟邪和漢朝的玉角形杯,可一窺漢代受西亞影響的精品藝術。

她指出,漢代時,已由古波斯的安息王朝傳入蓮瓣銀器。到了八、九世紀的大唐帝國時,自薩珊、粟特Sogdiana等地傳入了花卉造形的金銀器。經過融合涵化,發展出造形柔美、釉色沈靜的以花葉瓜果為器形的中國瓷器。這個非華夏本土的植物母題,日後反而被視為「典型中國」的藝術風格。在十七世紀時,又與來自歐洲的莨苕葉紋acanthus、源自印度的蓮花器座再度融合,創造了極為典雅的「蒙兀兒玉雕雙柄碗」,可以在這次展覽中看到。

十世紀以後,無論海上、陸路的貿易日益頻繁。源自伊斯蘭文化圈的藍白裝飾的陶瓷器,以及源自東歐的琺瑯工藝,都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發展出中國品味的青花瓷與琺瑯器。到了十八世紀,在清代皇帝的贊助下,將琺瑯釉料塗繪在瓷胎、宜興陶胎上,成就了既華麗又典雅的琺瑯彩瓷工藝。更將琺瑯釉料略作變化,研發出松石綠、胭脂紅等嬌嫩釉彩。明晚期的「掐絲琺瑯螭耳爐」、清康時的「宜興胎琺瑯彩花卉」方茶壺及蓋碗以及清雍正時「松石綠茶盅」和「胭脂紅碗」,都在展覽之列。

十七世紀中葉至十八世紀,大清帝國的皇帝們對外來文化都相當開放,來自歐洲的傳教士以畫家身分服務於宮廷,中國畫家們受其影響也開始以透視原理作畫。這次「物華天寶」展出的「清明上河圖」就是由多位中國畫家合作,但是畫中的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築列置其中。

鄧淑蘋指出,透視法也影響了在江西景德鎮在瓷器上繪圖的畫工,所以此次展出的清乾隆「洋彩花卉瓶」的紋飾細部,常用琺瑯白料點飾光點,巧妙地表現西洋明暗光影技法,令花紋更富立體感。這種技法是不見於北京紫禁城裡燒製的琺瑯彩瓷上。

從「物華天寶」展出的精品,可感受千年華夏文化在歷史洪流中,活力融合外來藝術文化,孕育、創新的文化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