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書摘

書摘書話:730天的承諾

看著維莉的故事,又把我拉回當初我參加無國界醫生組織的那一刻:因為一個事件或一個畫面,讓我們埋在內心深處的憐憫被觸動。大部分的人在當下會感同身受,也許會難過、也許會捐一點錢,希望別人能因我們心中的痛有所救贖。但是願意成為那一個救贖的人是需要勇氣的,因為,要向前跨一步說:「我要到前線去服務。」這前面有著千百個理由可以讓我們逃開,大概只有傻子願意這麼做。

維莉讓我感動的地方不只是那股願意去付出的勇氣,而是願意承諾付出730個日子在斯里蘭卡。災難的本身是痛苦的,但對於外來的人而言,一開始會抱有一種“It’s spicy!”的心態想要去品嘗它,所以媒體會大幅地報導。但當時間過去,眾人的焦點轉移之後,對當地人而言,痛苦卻不曾改變它的味道,退去了那份激情,還願意繼續陪著當地的人一起品嘗痛苦,那才是服務的真諦。

曾有一個大學生在海外服務團的行前訓練問我,到非洲要準備什麼?我問他要去多久?他說三個星期,我直接回答他說:「這對服務而言,時間太短了。什麼都不要做,只要觀察當地人民的生活、體驗當地的生活就夠了。」當下那位大學生似乎不太滿意我的回答。數月之後,在一個演講的場合中我又遇到了他,他失望地表示根本沒有服務的感覺,剛到馬拉威的第二個星期就上吐下瀉,又感染到瘧疾,一直躺到第三個星期,情況好一些後,才被送回來。

這也是這幾年我觀察到台灣許多服務團體的現象,我們總是很心急地想要去改變,大規模的物資進入、人匆匆來去,看似是在做服務,但那只是非常膚淺及粗糙的行為。

其實願意承諾長時間的陪伴,才有資格談服務的第一步。服務其實包含了兩個部分,一個是給予,另一個是接受。願意成為一個志願工作者的人,我想都是願意給予的人,而對方願意收下我們所給的,那就需要時間。兩個來自不同文化的個體交會在一起時,你會驚訝地發現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對方卻並不這麼認為。我在非洲工作時,常會問我自己:「我是在給我想給的,還是在給對方想要的?」

維莉的故事,不只是記錄了過去730天在斯里蘭卡所發生的點點滴滴,她更分享了一顆心從願意奉獻,到把那份愛交到對方手上,讓這塊土地因為她的存在而被滋潤的過程。但願你和我一樣,從這本書裡再次感受到服務的真諦。◇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