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北川新址發現清朝古橋 歷強震不倒

【大紀元1月3日訊】在2008年12月29日至30日的北川縣城新址區域先期考古調查中,調查人員發現一座修建於清朝,歷經強震仍完好無損的石橋。

據四川在線1月3日報導,近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綿陽市文物局等組成的聯合考古調查隊,進入北川縣城新址區域開展先期考古調查。在2008年12月29日至30日先期考古調查中,聯合考古調查隊在此區域內發現了多處重要的不可移動文物,其中一座歷經地震,依然完好無損的清代石橋引起考古隊重視。

調查中,聯合考古隊發現兩處極具價值的清代建築,其中一處是位於黃土鎮順義村的皇恩寺,另外一處則是位於順義村和溫泉村交界處的一座無名石橋。

其中無名石橋建築設計巧妙、結構合理且工藝精湛,是省內罕見的一處古代橋樑建築,在經歷了汶川地震後仍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依然橫跨在順義河上。「全長13米,橋下部採用兩根八字形立柱支撐,石柱橋墩上部條石兩端分別彫刻有龍頭和龍尾,游龍逆水而臥。」

據考古專家介紹,位於順義村和溫泉村交界處的這座無名石橋,由於該橋橫跨順義河,所以附近老百姓稱其為大橋。該專家認為從建築風格上分析,這座橋的修建時間可能在清代中期。

此外,順義村皇恩寺雖曾遭破壞,導致多數建築被毀,但主體結構沒有變化,價值也非比尋常。

專家推測,這一區域很可能是漢唐時期一條重要文化走廊途經地。(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