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感言

英教師擔憂 電視真人實境秀教壞學童

【大紀元5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燕威編譯報導) 符合大眾口味的電視真人實境秀(Reality Television),多年來日漸侵蝕英國學童的心智,扭曲他們的言行,英國教師們呼籲電視台應該擔負監督節目內容的社會責任,同時父母也應幫助孩子選擇適當的電視節目,並陪同一起觀看,教導孩子認清電視節目與真實生活的不同之處。

學童模仿真人實境秀的粗暴言行

心理學專家說,電視會影響兒童的腦部發展,三歲以下的幼童不應該看電視。然而風行多年的電視真人實境秀,其影響力已經向下滲透到幼童,據英國教師暨講師協會(ATL)的報告,4到5歲的幼童倣效真人實境秀的劇情,開始說粗話、頂嘴、不順他們的意就發脾氣,溝通能力變差。

教育專家們表示,孩子們無法區別真實生活和實境秀節目的不同,並且將崇拜低級文化與取笑倫理道德視為正常的事。

英國教學聯盟調查:90%的老師表示,學生會模仿電視實境秀明星的用語及行為,如模仿電視節目「Little Britain」中粗魯的口頭禪,並使用與「性」有關的不當語句。四分之三的老師認為,學生們模仿真人實境秀的粗暴言行,以致行為表現較具侵略性,有人甚至將肥皂劇中「家暴」的故事情節付諸行動

孩子看電視 父母應把關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降低,使的孩子的不良行為每況愈下。他們對於孩子不守規矩的行為,似乎司空見慣,甚至認為是正常的事。更不可思議的是,根據研究顯示,將近半數的三歲幼童,臥房裡有自己的電視。

多數教師認為,電視節目對孩子的影響力,更甚於電腦與電視遊戲機,但他們也擔心,越來越多孩子將筆記型電腦作為電視的替代品,因為家長比較不可能察覺孩子們在線上觀看了什麼,或管控他們上線觀看。

ALT秘書長包斯提德(Mary Bousted)博士提醒父母,應該負起管控孩子觀看電視節目的責任,幫助他們選擇適當的節目。如果孩子的臥房裡有自己的電視,可能導致家庭成員的疏離,缺乏溝通的家庭,將使的孩子在校的語言能力表現較差。同時父母應當陪孩子看電視,以便幫助他們理解節目內容。

電視公司應管控節目內容

包斯提德博士也認為,電視公司對於整體的節目內容應當承擔更多責任,特別是考慮到它們對年輕人行為的負面影響。ALT對英國教師進行訪查,三分之二的老師一致認為電視實境秀「Big Brother」是典型的不良節目。

英國電視台第四頻道(Channel 4)部份節目遭到教師們抨擊,其發言人表示,他們完全遵守英國通訊管理局的《廣電守則》(Ofcom Broadcasting Code),晚上九點前不播放成人節目和包含挑釁、煽情用語的節目。九點後播出的成人節目,針對個別節目的內容,經過合理的節目編審,符合觀眾的預期,並且在播出前打上警語。

電視節目雖然符合規定並事先警示,但終究還是低水準的節目,電視台為了收視率,迎合觀眾的需求,可是這樣的節目正在腐蝕孩子的心靈,摧毀他們的正常發展。2008年公佈的數據顯示,英國學童因行為不良被停學處分的人數日益增加,2006年4歲和5歲被停學的幼童3750人,2到11歲被停學的總人數由前一年的40000人增為45500人。

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收視習慣

心理學博士路德溫(G. Brent Ludwig)提供幾項建議,讓父母協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收視習慣。首先要讓孩子明白,真人實境秀只是將生活中的特例搬上熒幕,並非反映真實生活。不要當被動的電視接受者,要檢視節目中所傳遞的關於人性的信息,是否符合自己的信仰,並且和孩子一起討論。

其次減少看電視的時間,兒童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應少於兩個鐘頭。當節目特別強調,危險動作切勿模仿時,應再次提醒孩子不可模仿。由於真人實境秀過於強調名利與美貌,造成孩子因不滿現實而沮喪,所以父母應教導孩子,活在當下是最快樂的,注重名利與外貌,只會徒增煩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