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專史

精選兵書:《司馬法》(1)

內容簡介

《司馬法》是中國古代著名兵書之一,記載了中國古代的軍禮和軍法,受到史學家及軍事家的重視。

《司馬法》是司馬穰苴的理論集結。司馬穰苴是春秋末年齊國的將軍、大夫,也是一個軍事家。齊景公時,由於相國晏嬰的推薦,齊景公任為將軍。出征時,齊景公指派莊賈為監軍,莊賈一向驕橫且閱軍時遲到,不把軍令放在眼裡,司馬穰苴為建立軍中威信,依軍法斬莊賈。此舉使軍心大震,終於擊敗晉燕軍隊,收回失去的國土。《司馬法》,相傳是姜子牙所寫。《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記載,戰國時,齊威王命左右大臣搜羅古代的兵法,同時也把春秋時司馬穰苴的兵法附於其中。

※ ※ ※

仁本

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之之為正。正不獲意則權。權出於戰,不出於中人,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故仁見親,義見說,智見恃,勇見身,信見信。內得愛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戰也。」

戰道:「不違時,不歷民病,所以愛吾民也。不加喪,不因凶,所以愛夫其民也;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民也。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天下既平,天子大愷,春蒐秋獮;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戰也。

古者:「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是以明其禮也;不窮不能而哀憐傷病,是以明其義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爭義不爭利,是以明其義也;又能舍服, 是以明其勇也;知終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時合教,以為民紀之道也。自古之政也。」

先王之治,順天之道;設地之宜;官民之德;而正名治物;立國辨職,以爵分祿。諸侯說懷,海外來服,獄弭而兵寢,聖德之治也。

其次,賢王制禮樂法度,乃作五刑,興甲兵,以討不義。巡狩者方,會諸侯,考不同。其有失命亂常,背德逆天之時,而危有功之君,偏告於諸侯,彰明有罪。乃告 於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禱於后土四海神祇,山川冢社,乃造於先王。然後冢宰徵師於諸侯曰:「某國為不道,征之。以某年月日,師至於某國會天子正刑。」 冢宰與百官布令於軍曰:「入罪人之地,無暴神祇,無行田獵,無毀土功,無燔牆屋,無伐林木,無取六畜、禾黍、器械。見其老幼,奉歸勿傷。雖遇壯者,不校勿 敵。敵若傷之,醫藥歸之。」

既誅有罪,王及諸侯修正其國,舉賢立明,正復厥職。

王、霸之所以治諸侯者六:「以土地形諸侯;以政令平諸侯;以禮信親諸侯;以材力說諸侯;以謀人維諸侯;以兵革服諸侯。」,同患同利以合諸侯,比小事大以和 諸侯。

會之以發禁者九:「憑弱犯寡則眚之;賊賢害民則伐之;暴內陵外則壇之;野荒民散則削之;負固不服則侵之;賊殺其親則正之;放弒其君則殘之;犯令陵政則杜之;外內亂、禽獸行,則滅之。」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