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特稿】 封从德: “天安门文件”五大疑点

封从德

人气 9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15日讯】

  1. 十二学者上广场的背景

  《天安门文件》据称是中共当时的官方记录,与许多当事人事后的回忆也相当吻合。而官方文件与民间记述吻合这一点,常被用作论证《文件》可靠性的依据。不过,这一流行的逻辑并不严密,没有排除《文件》根据当事人回忆编排加工的可能性。

 《文件》抄回忆?有证据吗?单从“戴晴和十一位知识份子上广场斡旋”一段来看,就有五大疑点。这些疑点并不能用英文翻译、用词等来解释,因为都是结构性问题。也就是说,当事人的回忆整段在《文件》中重复,语句一样、遗漏一样、删改一样、最严重的是连错误都一样。

 说有删改和错误,因为有三种当时的录影和录音为凭据。一个见于资料片《天安门》,另一个出自当事人包遵信的《六四的内情 — 未完成的涅磐》 (台北:风云时代,1996),另外我也得到一盘当时的录音带,已整理发表在《北京之春》。此处要考察的这一段见《文件》英文版页165-169;主要对照的当事人回忆见戴晴:“斡旋失败学生仍然绝食”,香港《百姓》,1992年9月16日号,页30-33(同文又见戴晴《在秦城坐牢》,香港:明报,1995,页67-88)。本文限于篇幅,只能略谈重点,许多详情只好从略,有兴趣者可以到我们刚筹建的六四网站(64memo.com)资料库中查询。更详细的讨论,将另有专文。

 下面就这些疑点的大要,按时序一一说明。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四日,十二学者来广场斡旋。那是绝食第二天,政府与学生相持不下。一方面,政府特别紧张。因为翌日戈巴契夫就要访华,重续中苏中断三十年的高峰会议,世界各地上千记者早已蜂拥而至。按惯例,戈氏要到天安门广场献花,而广场却被上千绝食学生占据,加上支持者少说也有十万人。另一方面,学生则极度悲愤。学运已经一个月了,政府完全不理睬学生的请愿。请愿七条打官倒、除腐败、争民主的口号深入人心,从下跪到游行,几百万人次日复一日。政府就是不理,先有“四二六社论”的威胁,后用假对话来搪塞。悲愤之下,几个同学不顾学运组织的决议,毅然发起绝食,要求直播对话,就是要让李鹏或赵紫阳亲口说一句:“学生是爱国的”。

 这个要求,根据我得到的录音,广场学生都以为“很快就会有结果”,确实太天真了。不说别的,单看本文主角戴晴的回忆和《文件》的记录,阎明复和她密商的底盘就是:赵李可以见学生,但不说什么。戴晴那天下午两点,受中共政治局常委胡启立的特允,组织学者在《光明日报》社开研讨会,当中草拟了一份《我们对今天局势的紧急呼吁》,即所谓“学者三点”,于次日刊出。阎明复呢,外界一直以为是赵紫阳的嫡系,但《文件》却把他列入“李鹏的心腹”(这是题外话,值得以后考究)。他当时是中共统战部长,五一四下午正好代表中共与学生对话。按学生对话团正副团长和王超华、柴玲等人的回忆,对话前他还承诺“现场实况转播”。学生从要求直播让步到转播,底线压到最低。但中共毁约,从四点到七点一刻,三个小时过去了,统战部里的对话场面毫无转播,于是”对话”在广场绝食同学的强烈要求下暂停。

  2. 戴晴密商和苏晓康演讲 句式和缺漏惊人相似

  戴晴和阎明复的密商,就在这个时候。戴晴见阎,据她和《文件》说,是“被推举”与政府谈判的。然而,学者们的共识是呼吁中的“学者三点”,即要求中央领导人亲自出面宣布,承认爱国民主运动,学生自治组织合法,以及不秋后算账,比绝食学生的要求还高。阎当即说不行,戴就一退千里,没有任何底线,变成了只要赵李到广场,不用宣布学生爱国,即下文“戴晴两条”的核心。戴晴如何“被推举”,“被推举”时有没有底线,谈判将“学者三点”变为“戴晴两条”之后有没有向学者们汇报,她回忆中完全隐晦,只有轻轻松松一句话:“还有什么可讨价还价的呢?我不知道,我从来没谈判过。”按当事人苏炜的回忆,事后李洪林和大家都很反感戴晴“藏着和政府交涉的‘底牌’”和自封的代表性。整个“谈判”过程,戴晴回忆同《文件》纪录惊人相似,顺序、句式都一样,篇幅限制,这里不能细谈,大家可以对照戴晴的文章。 如果说这一惊人相似可能是巧合,各自准确复述了同一真实故事,那 ,接下来第二个惊人相似就需要斟酌了。出问题的地方是苏晓康的演讲,与民众本来是三问三答,充分展现其演讲天才,影片《天安门》中有清楚的表现,这里也不能细谈。包遵信书中将第三个问句改为陈述句,众人的回答以及苏晓康最后一句则被删除,语气于是大变,上下文也不通。这里的问题是,包书怎 改动和遗漏,《文件》也怎 改动和遗漏,同样变问句为陈述,同样没有众人回答,同样删去苏晓康的最后一句,上下文也不通。本来,从影片可以看出,苏的演讲最能凸显学生的“非理性”,这 一改,程度就轻了。包书用的是别人给的录音稿,不排除整理者同情学运而稍作删改的可能。但中共文件为何也要去删改凸显“学生非理性”的地方?难道也同情学运不成?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文件》的缺漏,同包书中的一模一样呢?这是《文件》五一四这段的第二大疑点。

  3. 戴晴两条的时序 错误惊人相似

  第三大疑点,是“戴晴两条”提出的时间。这两条,一是将她组织的“十二名学者今天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对时事的看法全文见报”,二是“李鹏或赵紫阳来看望大家,同学们就撤出广场”,实际上是偷换了呼吁书中的“学者三点”。根据现有各种文字和音像材料可以确定,学者们发言顺序的大框架是:戴晴念呼吁----温元凯演讲----苏晓康演讲----戴晴最后发言。再根据包遵信书中的录音稿,戴晴两条是在苏晓康演说之后提出的,紧接苏的演说,录音稿清楚地写道:

 最后是戴晴讲话。她向学生们提出了撤离广场的具体条件,实际是跟学生谈判。(下面三段戴晴原话很长,从略)

 然而,戴晴回忆和《文件》则异口同声地说,第二条非苏晓康之后,而是在温元凯之前,且是念完呼吁就提出了的。戴晴回忆说:

 读毕,由我宣布撤出条件:“总理和总书记来看望大家,同学们就撤出广场,哪怕是暂时撤到中山公园,为明天的国事访问腾出地方。”

 《文件》则是:

 读毕,戴晴就宣布学者们建议学生撤出广场的条件:“赵紫阳和李鹏来看望大家,同学们就撤出广场,哪怕是暂时撤到中山公园,为明天的国事访问腾出地方。”

 这里,语句的相似还不是重点,关键是二者都将戴晴第二条的时间前移,把发言顺序记错(二者都在这之后才描述温、苏的演讲)。二者和包书录音稿,两较只能一真。会不会是包书录音稿误记了呢?可能性极低。王超华在《百姓》紧跟着戴晴回忆的专文中,还曾针对性地说:“我不记得在戴晴之后还有学者发言。”印证了包书录音稿说“最后是戴晴讲话”的可靠性。虽然我们前面看到包书录音稿有细微删改,但发言顺序总不至于颠倒,尤其是考虑到包先生本人是历史学家。总之,可以判定错在戴晴回忆,她将第二条挪到前面了。那《文件》呢?《文件》自称当时的纪录,又为何弄错了顺序?错又为何错得跟几年后的戴晴回忆一模一样?实在令人费解。

  4. 弄错时序的连带问题

  费解之下的一个解读是:《文件》中学者上广场这一段,很有可能主要是根据戴晴回忆和包书录音稿等综合整理而成。采用这一解读,我们才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文件》与戴晴回忆那 多的雷同,也才较易解释为何它与包书录音稿的删改如出一辙,又为何跟二者错得都一模一样。不仅于此,下面还有两点也都得依靠这一解读才会释然。

 第四大疑点,是弄错时序连带出来的问题。《文件》先跟着戴晴回忆弄错时序,将赵李来广场那条提前。戴晴回忆中没有录音材料,于是《文件》采用了跟包书一模一样的录音稿,当中戴晴最后演讲两次提过两条。《文件》一综合,就会成三次,破绽也就太明显,于是《文件》干脆删掉戴晴最后演讲的头一段,减少一次,又将第一条用省略号代替。问题是编撰者在省略号之前,为了保持上下文的连贯性,保留了“我现在再重复刚才的两条”这句话,误以为可以指到来自戴晴回忆的那次,却没留意那里只有一条。结果,读者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两条。也就是说,因为先已跟着戴晴回忆弄错时序,现在为了整合两个材料,《文件》只好去削包书录音稿之“足”去适戴晴回忆之“履”,却又忽略了二材料的内在不一致性,结果自相矛盾而不自知。从这一细节来看,我们除了将学者上广场这段《文件》看作是戴、包回忆之拼凑,还能有别的解释吗?

 关于“刚才的两条”这句话,还有一个细节也很有意思,那就是“编撰者”张良大约也感到有问题,于是加了一个注。但他也只注了赵李来广场那一条,似乎自己都不清楚“两条”是指什么。这是不是说明,张良并非原初的编撰者?换言之,或许在张良之前,《文件》还有不知几手的加工?

  5. 念三遍“绝食宣言” 又一个惊人相似

  最后,第五大疑点,是所谓“念三遍《绝食宣言》”。如果广场上有人带领学生念三遍《绝食宣言》,领一遍,跟一遍,总共六遍就得一个小时(柴玲录音一人就念了十分钟),十几万人齐声吼,那将是何等的壮观!这样的壮观场面,我不记得,王超华、柴玲也不记得,而我得到的录音带中也没有,尤其是至今我们也没看到任何电台、电视台的音像材料。

 但戴晴说有,《文件》也说有。戴晴说得还活灵活现:

 果然,没过多久、一个瘦瘦的、带副眼镜、学生模样的人从人群中挤过来 对谁都没有打招呼,直接从我手里一把夺过话筒,以无比的激情喊道:“同学们,同学们,现在,跟我念三遍《绝食宣言》!……鲜血……生命……民主……”

 下面齐声喊起来,声势起码比刚才大十倍。

 《文件》也跟着说:

 一个戴眼镜的学生冲过人群,喊道:“同学们!同学们!谁来跟我念三遍《绝食宣言》!”

 戴晴后来还考证出,那个“戴眼镜的学生”名叫封从德。她说是九二年到美国“读民运人士的文章”读来的。所谓“民运人士的文章”,源于苏晓康。上面的故事,蔡崇国说“到巴黎后,苏晓康给我讲过”,也就是八九年七八月。到九○年六月,苏晓康主持的《民主中国》第二期上就有“舒明”的文章指名道姓讲同样的故事,而且更传神,说是柴玲“写了一个条子传递上讲台,递到了学生领袖封从德手中”,且是苏晓康“斜眼看到此纸条上写到:‘请在广播里重读《绝食宣言》。’”

 这个编造的故事不值一驳,因为当时广播站根本没有什么“讲台”,“纸条”一说更系子虚乌有。我自己就在广播站,也不可能“从人群中挤过来”。上述王超华紧跟着戴晴回忆的专文中,又在这里明确反驳过戴晴:“虽然好几个人都证实过,我也不记得封从德领着念《绝食宣言》的事。”从我得到的现场录音分析,可能苏晓康、戴晴等人把当时播放的柴玲绝食书录音带误记成有人领着念《绝食宣言》,男声女声没分清,独唱合唱也没分清。而“舒明”们再添油加醋驰骋想像,于是这个故事越编越圆,我至少读到过七个版本,而今又有了《文件》的版本第八,这又当如何解释?

  小结:请教美国专家

  解释还得请专家。《文件》英文版早于中文版,真伪验证的责任于是落到几位英译者身上。他们不是普通的翻译,而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也都是美国一流大学的教授,因此他们对该书的真实性认证可谓举足轻重。黎安友教授在序言中说,“经过好几年,通过不同的管道和方法,我个人在本书材料的真实性上感到满意。”夏伟(Orville Schell)教授在书尾更有长达十五页的“真实性考量”。林培瑞教授最近还到港台宣传这本书,进一步确认他们关于真实性的认证。

 本文上述的几个疑点,主要采用的都是早已出版过的回忆和录影,想必三位教授已有过目。因此,作者特别感兴趣的是,三位教授经过好几年认证,是否对此早有研究,并排除了《文件》抄回忆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对五一四学者上广场这一段文件,是否已经排除过综合戴晴回忆和包遵信书中录音稿的可能?若已排除,上述五大疑点有无解释?

 我们注意到,《文件》在这段前注明:根据五月十四日当晚或次日三家机构的情报整理的“综合汇报”(五一五信访局“接待要情”、五一四统战部“情况通报”和五一五国安部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电传)。这样一来,只要我们相信《文件》没有做伪,就势必非解释上述五大疑点不可。

(作者是柴玲的前夫,北大研,六四亲历者,后逃往法国)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中国六四真相》香港畅销 (4/13/2001)    
  • 凌锋﹕高干内心不宁静需洗脑 (4/12/2001)    
  • 王丹 :《天安门文件》昭示了中共的分裂 (4/12/2001)    
  • 天安门文件中文版在港热销 (4/12/2001)    
  • 大陆边防海关严阵以待《中国“六四”真相 (4/12/2001)    
  • 《中国“六四”真相》中文版将在港首发 (4/11/2001)    
  • 王丹:国家安全部门该整顿 (4/3/2001)    
  • 柳三禅: 河水井水? (4/1/2001)    
  • 李怡:中共决策永不翻案? (4/1/2001)    
  • 李少民被捕与《天安门文件》资料来源泄漏相关 ? (3/31/2001)    
  • 张良﹕当前中共内部严重分化 盼助北京申奥促改革 (3/30/2001)    
  • 北京忧《六四真相》酿动乱 (3/30/2001)    
  • 林培瑞:天安门文件属实 (3/22/2001)    
  • 林培瑞:钱其琛到华府游说图拉拢布殊 (3/21/2001)    
  • 《六四真相》编辑林培瑞 不喜书名用“真相” (3/21/2001)    
  • 林培瑞:中共重启政改 非不可能 (3/19/2001)    
  • 《天安门文件》余波未消,中国政府内紧外松 (3/11/2001)    
  • 胡绩伟:致一波和泽民两同志书 (3/10/2001)    
  • 《中国六四真相》:人大政协会议诡秘又热烈的话题 (3/8/2001)    
  • 中共严禁天安门文件入境 (3/8/2001)
  • 相关新闻
    中共严禁天安门文件入境
    《中国六四真相》:人大政协会议诡秘又热烈的话题
    胡绩伟:致一波和泽民两同志书
    《天安门文件》余波未消,中国政府内紧外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